笃行精进促教学提质创优启新程
2025年春季学期教务处期中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笃行而致远,惟实且励新。”本学期以来,教务处在学校领导的悉心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紧密协作配合中,紧紧围绕“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效能、助力学生成才”的核心任务,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紧扣教育改革脉搏,积极推动“双减”政策深入实施、新课标理念落地生根以及智慧教育融合创新,稳步推进各项教学工作。在此,我谨代表教务团队,就这半学期的工作向大家进行汇报,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学常规——在精细管理中筑牢根基
(一)课程规划:科学布局,守好育人主阵地
在教材征订环节,我们严格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教学发展规划与师生实际需求,审慎筛选教材版本与配套资源。确保所征订教材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能体现学科前沿动态,为教学活动提供优质的知识载体。在课程设置方面,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精准对标开齐开足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以及音体美、科学、道德与法治等综合学科,全力推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落地见效。教师们严格依照课表开展教学活动,坚决杜绝私自调课、随意增减课时等现象,保障教学秩序有条不紊。针对我校部分学科师资短缺的现状,我们通过优化教师跨年级兼课安排、强化教师“一专多能”培养等方式,有效整合师资力量,确保课程高质量开设。例如,美术教师除承担日常教学任务外,还兼任手工社团指导工作,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艺术学习体验。
(二)教学过程:严抓细节,提升课堂实效性
我们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管理,从备课、授课、作业批改到课后辅导,对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要求。在备课管理上,鼓励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还要广泛涉猎多元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目标的精准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教学过程的互动性。通过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优秀教案评选等,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教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充满活力与智慧的高效课堂。同时,利用教学监控系统和教学巡查机制,对课堂教学进行实时监督与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作业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分层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拓展性,避免机械重复的低效作业。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指导,确保学生在作业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三)质量监测:精准测评,以评价促提升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通过阶段性测试、课堂表现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阶段性测试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和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测试结束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深入剖析,精准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组织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思,共同探讨改进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提升计划,做到因材施教、精准帮扶。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测与评价,为教学调整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教师发展——在多元培育中助力成长
(一)青蓝工程:师徒携手,加速专业进阶
深入推进“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为新入职教师精心选配经验丰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明确师徒双方的职责与任务,导师从教学常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对徒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定期开展师徒共听互评活动,师傅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巧与教学艺术,徒弟在观摩学习中汲取经验;徒弟授课后,师傅及时给予点评与建议,帮助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同时,鼓励徒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与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速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队伍的梯队式发展。
(二)教研活动:聚焦问题,探索教学新径
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定期举办学科教研会,各学科教师汇聚一堂,共同研讨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实施、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等问题。针对“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等热点话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邀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线下指导,引导教师深入思考、积极探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从教学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三)教学竞赛:以赛促练,激发教师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