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高一语文下期期末复习:必修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文件大小:46.4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0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高一语文下期期末复习:必修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考前须知:

1.回归教材,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课内外笔记

2.默写(注意个别字形)、翻译(重点句子那张资料)

3.作文:句模、范文、破题思路、谋篇布局

4.作答字迹干净,看分值分点找角度。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中华文化之光《子路》《齐桓》《庖丁》《烛之武》《鸿》

单元要求

1.背诵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五篇文章的文言字词梳理(挖空训练)+重点句子翻译

3.了解儒道文化的精神内核以及《左传》《史记》叙事艺术。

《子路》《齐桓》《庖丁》:儒道(先哲关于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的探寻)

《子路》(观点:为国以礼)

1.一种线索:问志——言志——评志

2.两种境界:

曾子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民生和乐的大同世界,是礼乐治国的终极境界。

三子都是为政的行为,都未体现“为国以礼”的初心,故孔子“吾与点也”。

《齐桓》(观点:保民而王)

与《烛之武》劝说艺术的比较

立场角度

思路铺排

态度语气

说理方法

孟子

王之大欲

可以行—应该行—只能行—如何行

言辞犀利

锋芒毕露

譬喻对比

烛之武

有益于君

示弱—离间—利谤—瓦解

谦虚卑微

小心谨慎

举例对比

劝说(共同点)

利益

缜密

对象

合理

《庖丁》(观点:依乎天理)寓言道理:

①“目有全牛”—“游刃有余”:善于运用事物的自然规律。

②“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反复练习实践,精益求精。

③“每至于族,……怵然为戒”:专注做事,谨慎行事,为人低调。

儒道主张(作文思想)

1.儒家(粮店)主张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儒家思想重在现实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讲求为人处世,“忠恕”

2.道家(药店)主张出世,依乎天理。体现的精神:万事有其客观规律,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按规律办事;面对具体问题,要有所敬畏。

3.两种主张是不同的人生哲学,儒道互补,无优劣之别,其终极目标都是追求人的幸福,殊途同归。道家“依乎天理”固然有回避矛盾的一面,但也是提醒我们不可强行,妄为,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示。

三.《烛之武》《鸿门宴》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结构

共同点:①叙事结构相近:对历史事件完整叙述,采用顺叙模式。②开端都处在紧张的矛盾冲突中,继而出现转机③点明事件发生的原因。

(二)叙事语言

工于因果,严谨有力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良知与悲悯《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

一.单元要求

(一)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戏剧冲突:一般就是概括题(情节概括+人物关系概括)

①主人公与别人的冲突,人与人之间意志、性格间的冲突(关系冲突)

②主人公自己和自己之间的冲突:一般和主旨相关(内心冲突)

③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冲突)

2.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化和个性化。

3.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和审美价值。

二.《窦娥冤》

(1)三层矛盾冲突

1.个体与个体的冲突:窦娥与张驴儿(道德层面:美与丑)

2.个体内部心理的冲突:斥天与靠天(意志层面:抗争与寄托)

3.个体与社会的冲突:窦娥与官府(社会层面:善与恶)

(2)悲剧美学价值

恩格斯: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鲁迅: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亚里士多德:悲剧能够换起悲悯与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

历史的必然要求:真善美>假恶丑

“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恶霸+贪官+无序的社会=恶力量强大)

元杂剧“本色派”,语言特点,说白凝练、生动流畅,唱词优美而节奏鲜明。

三.《雷雨》

1.剧本三要素:语言、戏剧冲突与人物

①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②戏剧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2.以“雷雨”为题,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标题的意蕴)

①表层含义:故事发生的背景、情节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夜。

②深层含义:作者以象征手法暗示,在半殖民半封建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深层含义:包括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

③主题层面:揭示旧社会的罪恶,反映中国社会的酝酿着一场新变革。

3.戏剧语言——人物特征(回课文详看)

人物

台词举例

潜台词(弦外音)

性格特征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你来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十有八九是来敲诈勒索我的。

你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敲诈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