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单选题
12023··“”
.(秋北京顺义高一统考期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朝诗人
李绅的诗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任意转让、出租、买卖农民
B.农民毫无人身自由,普遍生产积极性不高
C.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受地主阶级奴役
D.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地主所有和支配
22023··
.(秋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下列
说法正确是()
①在原始社会,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③在封建社会,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地主占有全部土地
④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23··2008
.(秋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主要表现为商品严重短缺、大批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②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③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④直接原因在于资产阶级为维持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23··?
.(秋北京大兴高一统考期末)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社会有
效需求不足使得商品难以实现售卖,危机产生。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经济危机不应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
——
济现象入手寻找原因,应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视角寻找原因经济危机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即()
A.整个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均衡性矛盾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52023··
.(秋北京大兴高一统考期末)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生理上的不平等,例如
年龄、健康状态、智力水平、体力状况等;第二种是精神、地位、特权、财富等的不平等,这并不是什么
“”,
上帝的安排而是进入社会之后的产物。
第1页/共6页
卢梭
阅读卢梭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是只存在第一种不平等的理想社会
B“”
.生产关系的发展将导致第一种不平等最终消失
C“”
.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二种不平等产生的根本原因
D“”
.私有制的产生可以彻底消灭第二种不平等的存在
62023··“
.(秋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
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主要揭示了()
A.社会性质是由生产工具决定的
B.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工具的更替
C.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D.生产关系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72023··
.(秋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