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文件大小:1.48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8.2千字
文档摘要

复习课件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知识结构01考点解析02针对训练03

探索地球表面PART01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知识结构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知识点一一、地球结构与圈层1.四大圈层岩石圈:地壳和地幔顶部组成,构成地表基础。水圈:海洋、河流、冰川等水体,参与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大气圈:保护生物免受太阳辐射,调节气候(如温室效应)。生物圈:四圈层交汇,支持生命活动(如土壤中的有机质)。2.地球内部结构地核:高密度金属(铁、镍),分为液态外核与固态内核。地幔:中密度,软流层(岩浆发源地),驱动板块运动。地壳:最外层,海洋地壳薄(约5-10km)、大陆地壳厚(约30-50km)。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知识点一提升训练例1.如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大致分为地核、地慢、地壳三层B.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壳C.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C层中D.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为A<B<CD【解析】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大致分为地壳、地慢和地核三层,故A错误。B.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故B错误。C.软流层位于地慢上部(B),故C错误。D.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约2900千米,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核半径平约3470千米,所以图中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为A<B<C,故D正确。故选D。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知识点二二、地形类型与特征(1)五大地形(2)地势与海拔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如西高东低)。海拔:某点与海平面的垂直高度(我国以黄海为基准)。三、等高线地形图(1)基本规则等高线疏密:疏→缓坡(如平原),密→陡坡(如山地)。(2)地形部位识别: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递增。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易发育河流)。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分水岭)。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叠(标注断崖符号)。(3)地形剖面图沿某一方向切割后的垂直断面,显示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定义与特征典型实例平原海拔<200米,平坦广阔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地海拔>500米,坡度陡峭,呈脉状分布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丘陵海拔200~500米,起伏和缓东南丘陵、山东丘陵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高原海拔>500米,顶部平坦或略有起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知识点二提升训练例2.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2)F地是山谷,该部位有河流发育,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该地河流流向是。【解析】(1)读图可知,依据位置,图中A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F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河流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陡崖自东北流向西南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知识点三四、地形演变机制(1)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影响:形成宏观地形(山脉、高原)、导致海陆变迁(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化石)。案例: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大理石柱升降(地壳升降运动证据)。(2)外力作用①流水作用:侵蚀:黄土高原沟壑、喀斯特地貌(溶洞)。沉积: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②风力作用:侵蚀:风蚀蘑菇(西北雅丹地貌)。沉积: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③冰川作用:角峰(阿尔卑斯山)、冰斗谷(U型谷)。(3)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内力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削高填低,两者共同塑造地形。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知识点三提升训练例3.象山鹤浦是浙江宁波南部的滨海集镇,东南濒临东海,海岸边怪石林立,如图所示,怪石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影响因素是()A.冰川B.海浪C.风力D.生物B【解析】A.冰川作用主要发生在高纬度或高山地区,A错误;B.象山鹤浦东南濒临东海,长期受到海浪的侵蚀和冲刷。海浪的反复作用会不断侵蚀和塑造海岸边的岩石,形成各种奇特的怪石景观,B正确;C.虽然风力作用也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但由于象山鹤浦紧邻海洋,海浪的作用远强于风力作用,C错误;D.生物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常较为缓慢且有限,不太可能形成如此壮观的怪石景观,D错误。故选B。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PART02

第2节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知识结构

第2节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知识点一一、土壤的形成(1)物理风化①定义:岩石在物理作用下破碎成碎屑,不改变其化学成分。②温度变化、冰胀作用、压力释放。(2)生物作用植物根系生长(根劈作用)撑裂岩石;动物挖掘活动加速岩石破碎。(3)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