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那个快乐的杜甫
创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解题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此说有理。杜甫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另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客至》为题,后者以《宾至》为题。诗后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偏指一方,“我”。“过”:即探望、拜访。“喜”:表明喜悦之情。客
客至(喜崔明府相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读诗歌,读懂诗意,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盼客迎客待客邀邻
赏析诗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舍南舍北皆春水”与“舍南舍北都春水”有何不同?“但”什么意思,蕴含了何种情感?为什么是“群鸥”而不是“群鸟”?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突出绿水环绕、春意荡漾的环境,给人秀丽明媚之感。
赏析诗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但”:只,仅仅。但见黄河流水鸣溅溅、但使龙城飞将在、但取青紫“但见”说明作者平日生活单调,无其他访者,为客至的惊喜埋下伏笔。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关于鸥鸟的典故:《列子·黄帝》中说,有人与海鸥相亲,海鸥常和他嬉戏,但有一天他父亲却让他捉一只海鸥,当他再去海边时,海鸥都心存疑虑而不敢再靠近他。后人常借用此典,形容人泯除机心。群鸥“日日来”,点出环境的清幽,也象征诗人远离世俗纷扰后的心境澄明,毫无心机。
鸥鸟意象:鸥鸟性好猜疑、机警,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1.象征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伴侣: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江淹《杂体诗孙廷尉绰杂述》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2.象征高洁孤傲、潇洒自由: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李白《江上吟》3.象征漂泊无依、凄凉孤独: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杜甫《去蜀》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赏析诗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运用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手法,在草堂的安宁中寻得诗意栖息,这种宁静闲适是“喜”的前提。
赏析诗歌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颔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与首联相比,在空间上有何变化?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茅屋的门。——客至的意外惊喜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互文、对比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凸显诗人对崔明府的特殊重视。
赏析诗歌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颔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与首联相比,在空间上有何变化?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花径”象征自然野趣,“蓬门”暗示居所简陋,二者呼应草堂的朴素环境。不刻意修饰的待客方式,反衬主客间不拘礼节的亲密关系。
赏析诗歌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联选取了哪部分的生活细节?颈联无一字言情,却饱含情意。请试赏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飧”:晚餐、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食不重味、食不二味:每餐只吃一个菜,节俭。“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这一部分选取的是待客酒菜的细节。“远市”“家贫”交代了作者此时的处境,隐含作者倾尽所有招待客人的盛情。
赏析诗歌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待客:坦诚与率真,快乐之源泉。诗人对来客如此重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