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历史(广西卷)-2025年中考考前押题预测模拟(考试版A4).docx
文件大小:940.0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4.86千字
文档摘要

PAGE5/NUMPAGES6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717页

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广西卷)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75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地方史)考古发现证实,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浙江泵家岭遗址等都出土了距今较为久远的稻谷遗存物。材料印证了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D.南稻北栗格局形成

2.(新教材素材)下图为我国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何尊及铭文拓片,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部的铭文共122字,其中有“宅兹中国”一句,此处“中国”二字反映了周王居天下之中而治的政治观念和理想。这可以说明

A.分封制的实施范围 B.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C.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D.甲骨文的记事功能

3.(唯物史观素养)秦统一六国后,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的杂乱状态。此举有利于

A.加强民族交融 B.强化中央集权

C.促进经济发展 D.推动文化繁荣

4.(新考法)汉武帝时期,黄老无为的主张已不能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急需一种积极思想实现王朝一统天下的需要,对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打击商贾 D.推恩封国,削弱诸侯

5.(跨学科)据《宋史·食货志》载,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朝廷规定由江淮运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朝廷又将江淮漕粮增至700万石,这一数字是输往京师总漕粮的82%。这表明北宋时期

A.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政府对南方经济依赖 D.漕运网络四通八达

6.(唯物史观素养)元朝建立后,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也进入鼎盛时期。这表明元朝的建立

A.结束了多个政权的并立 B.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C.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 D.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基础

7.(新考法)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较长过程。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主要趋势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维护国家统一

C.强化专制皇权 D.提高汉事效率

8.(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今欧洲之人,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民族危机加剧,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沿长江深入到内地

④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唯物史观核心素养)1920年9月,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谟克拉西即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表明他主张

A.中国共产党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真正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D.改造中国必须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

10.(跨学科)《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材料中的“珍贵的时刻”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C.土地改革的最终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11.(新情景)下列对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图1反映的事件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B.图2反映的事件激励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C.图3反映的事件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D.三个事件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2.下图是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取得的一些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由于我国

A.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B.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