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化学(无锡卷)-2025年中考考前押题预测模拟(全解全析).docx
文件大小:4.48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52万字
文档摘要

PAGE/NUMPAGES

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无锡卷)

化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节约使用纸张 B.鼓励绿色出行

C.治理有污染的企业 D.填埋废旧电池

【答案】D

【解析】A、节约使用纸张,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不符合题意;

B、鼓励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不符合题意;

C、治理有污染的企业,可以减少污染,低碳环保理念一致,不符合题意;

D、填埋废旧电池,电池中含有毒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与低碳环保理念不一致,符合题意。

故选D。

2.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变”纸花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答案】B

【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析】A、红纸“变”纸花,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葡萄“变”美酒,要发酵,生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玉石“变”印章,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玩具机器人“变”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3.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答案】D

【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B不符合题意;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对化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面粉 C.植物油 D.白砂糖

【答案】D

【解析】A、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选项错误;

D、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废旧干电池属于

A. B.

C. D.

【答案】C

【解析】废旧干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故选C。

故选C。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粗盐水

C.??读液体体积 D.??氢气验纯

【答案】D

【解析】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防止试剂腐蚀实验桌,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被过滤液洒落,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集满氢气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氢气;2、点火后,根据声音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噗”的声音,才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可以使用,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常用作燃料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作除锈剂

C.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NaOH有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对应关系不正确,故A不合题意;

B、稀盐酸具有酸性,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于金属除锈,与浓盐酸的挥发性无关,对应关系不正确,故B不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对应关系正确,故C符合题意;

D、NaOH有碱性,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不正确,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8.下列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