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0
中考语文古诗
理解性默写名篇名句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用日月星辰喻示诗人壮志情怀和胸襟博大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
1.《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乡愁是什么?乡愁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对家书的渴盼;乡愁是崔颢在《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惆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本曲中用“枯”“老”“昏”“瘦”等字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描绘边塞月色的独特景色,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的诗句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正面写情,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点明主旨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词》刘禹锡
1.《秋词》中使用对比手法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和自己被贬后乐观的心情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运用了借物抒怀的写法,抒写了作者的凌云壮志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1.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潼关》谭嗣同
1.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黄河秦岭,突出黄河咆哮的气势及秦岭高耸险峻的形势: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2.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
1.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
4.《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8.《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雄免脚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