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新题速递之极地地区(2025年4月).docx
文件大小:3.25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2.11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32页(共NUMPAGES32页)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新题速递之极地地区(2025年4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南极科考进入了“五朵金花”时代。读南极地区图,关于“五朵金花”,叙述正确的是()

A.长城站的纬度最高 B.全部位于东半球

C.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秦岭站临太平洋

2.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已圆满落成。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下列关于我国秦岭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最高 B.位于昆仑站的西北部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建站时间选在5~8月

为了解决缺乏新鲜果蔬的问题,南极科考队员尝试建立了智慧温室大棚,实现了“蔬菜自给”。结合南极地区简图,完成3﹣3题。

3.下列关于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泰山站纬度最高

B.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到中山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选在我国的冬季

4.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酷寒、干燥、烈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中国科考队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5.南极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南极地区的影响主要有()

①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②“亚洲水塔”水量变化

③极地海洋生物栖息地变化

④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11月2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启程,这次科学考察预计12月中旬到达南极地区的罗斯海,用60天时间建立新的科学考察站。选择在这个时期建设最有利条件是()

A.地震较少 B.正值南极暖季

C.台风较少 D.有利于保护海洋生物

7.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所以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

B.为适应寒冷的环境条件,两极地区生活的动物都有较厚的皮下脂肪

C.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6、7、8月份,即北半球的夏季

D.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北极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8.造成南极洲气候酷寒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A.纬度高和反射强 B.反射强和风力大

C.风力大和海拔高度大 D.纬度高和海拔高

9.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风力较小

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10.如果到南极考察,下列哪段时间最适宜?()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5~10月 D.6~8月

11.最有资格代表南极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是北极的象征()

A.企鹅海豹 B.海豹企鹅

C.企鹅北极熊 D.北极熊海豹

12.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均无人定居

B.北极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C.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代表动物是企鹅

D.北极地区12月、1月、2月有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

13.近些年来,极地地区的持续升温反映出的问题是()

A.海洋污染 B.土地沙化 C.全球变暖 D.冰川融化

14.在某科考营地的当地时间12月25日17:30左右,科考队员正进行露天足球赛时,有两位“不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下列在南极地区旅游的行为正确的是()

A.采冰留作纪念 B.制作生物标本

C.爱护极地动物 D.随意丢弃垃圾

15.国家海洋局将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重大工程建设,确保“科技兴海”战略深入实施。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在南北极地区都建有考察站

B.极地气候条件恶劣,都没有人类的长期定居

C.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D.南极地区虽被称为“白色荒漠”,但淡水资源丰富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考察站是科考队员在极端自然环境中持续工作最基本的支撑平台和后勤保障设施。拓展新的区域、建设新的考察站,是加深南极考察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必然选择。下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秦岭站是我国首个太平洋沿岸的考察站。()

②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方向。()

③我国的南极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每年6﹣8月适合开展南极科考。()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降水量55mm,年平均风速17~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