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以下是广东中考物理可能的高频考点:
一、力学部分
1.机械运动
-速度的计算:包括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以及速度公式\(v=s/t\)的变形应用,如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s=vt\),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t=s/v\)。
-参照物的选取: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例如在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体现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重力:重力的大小\(G=mg\)(其中\(g\)的取值)、方向(竖直向下)、重心的概念。
-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F=kx\))及使用方法。
-摩擦力: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常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
3.牛顿第二定律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以及根据二力平衡求力的大小。
-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加速、减速、曲线运动等)。
4.压强
-固体压强:\(p=\frac{F}{S}\)的计算,增大和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p=\rhogh\)的计算(\(\rho\)是液体密度,\(h\)是深度),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如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5.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rho_液gV_排\)的理解和应用,包括计算浮力大小、根据浮力大小判断物体的浮沉等。
-物体的浮沉条件:\(F_浮G\)(物体上浮)、\(F_浮=G\)(物体悬浮)、\(F_浮G\)(物体下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潜水艇、轮船、热气球等的工作原理。
二、热学部分
1.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和使用方法(量程、分度值、读数等)。
2.物态变化
-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名称、吸放热情况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的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沸腾的特点(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内能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且知道这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比热容:\(c=\frac{Q}{m\DeltaT}\)的计算(\(Q\)是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是质量,\(\DeltaT\)是温度变化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水的比热容较大及其应用(如用水做冷却剂、取暖等)。
三、光学部分
1.光的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速:真空中的光速\(c=3\times10^{8}m/s\)。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够根据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3.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能够根据折射规律作图。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筷子在水中“折断”、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
4.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为凹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