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一个季节,只要你播下种子,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收获。
PAGE2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读懂内容及情感
高三语文组逄格阏
【复习目标】
1、读懂诗歌,品读感情,培养自己静心、细心的良好答题习惯。
2、复习并熟练掌握读懂诗歌品读情感的相关知识。
一、考查内容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白鹤观戴复古
荒径行如错,蟠松看转奇。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晴时。
赊得溪翁酒,闲寻道士棋。个中有佳趣,莫怪下山迟。
【注】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南塘石屏山,山上有白鹤观。
1、诗人一路寻访获得了哪些“佳趣”?请简要概括。(6分)
(一)设题方式
1、为什么“……”
2、“……”表现在哪些方面等。
(二)答题思路
这类对于诗歌内容的考查题答案就在诗歌当中。
①需要找出相关的诗句,
②针对题干设问角度,翻译、概括。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思考题。
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考查意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6分)
(一)设题方式
1、分析意象的含义。
2、分析意象的作用。
(二)答题思路
1、先据“象”的特点分析其表层含义,再借助该意象的固定寓意、结合语境、写作背景或者意象涉及的典故,准确把握其深层含义。
2、意象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营造意境的作用。什么样的意象决定了营造什么样的意境。
(2)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这是最主要的作用。
(3)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那么该意象则起到线索作用。(其它的结构作用基本不用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
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挲:用手抚摸。
(3)诗歌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
三、考查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
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③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
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15.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高阳台·除夜宋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青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哪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注释】银签:指更漏,计时工具。绛蜡:指红蜡烛。恣:随意,无拘束。
15.这首词中作者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设题方式
1、此诗/此联表达了那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2、此诗/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二)答题思路
1、情感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