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送别抒怀诗说尽古人离别情第2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送别诗的产生: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送别诗表现的情感: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送别诗的风格:伤感型和豪迈型。第3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送别诗的特征方式季节时间地点景物折柳送别、饮酒送别、唱歌送别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或月夜路口、驿站、码头、长亭、短亭等杨柳、酒、归鸟、夕阳、芳草、雨、杜鹃、雁、鹧鸪、月、蓬草、云、柳絮、杨花、等第4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唐人送别的习俗1、折柳送别2、饮酒饯别3、唱歌送别第5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折柳送别第6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饮酒饯别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美酒:第7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离歌:“朝闻游子唱离歌”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骊歌:“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解行舟”阳关三叠: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唱歌送别第8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容和思想感情抒写亲人、情人间或同僚、朋友间的离别A、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劝勉和深深祝福的情谊。?B、友人或同僚若被贬,诗人在送别好友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而动人。C、送友人去远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D、?送友人去远游,写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意境高远,情深意浓。E、送者和行者,都是旅途中的一个匆匆过客,直接写离别之情。F、有时借送别表明自己的心志。有的兼而有之。第9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表现手法一、直抒胸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三、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第10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第11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想象(虚写):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第12页,共2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比喻: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