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文件大小:15.2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23千字
文档摘要

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阅读答案及解析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注]①贾校书:即贾弇(yǎ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②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原为僧。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风劲吹、大雁悲鸣,诗歌开篇便从触觉与听觉角度渲染出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B.?诗歌第三句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采用了相同的手法。

C.?诗人认为,分别之后友人就会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二人何处再相见难以预期。

D.?颈联描述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

情景,烘托出与友人别后的孤独冷寂。

16.?学校微视频社团计划将本诗拍摄成一个短视频,将由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场景

静夜拟诗

音乐特点

特写镜头

视频解说(可从内容、情感角度解说,不超过60字)

【参考答案】

15.D??

16.?①抒情低沉、略带伤感。

②李益提笔伏案写诗。

③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错。颈联意思是,眼看友人远去,山峦随着马匹行进,天色已晚,道路延伸进寒冷的城池,而我还独自一人迟迟没有离去。“山随匹马”“路入寒城”写的是友人行为。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尾联“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意思是,我已经有了像谢惠休那样的离别之情,我将告知东州的故友,诉说我心中的感慨。

①诗人要伏案写诗抒发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背景音乐应该是低沉抒情的,满含着思念之情、伤感之意,故可填:抒情低沉、略带伤感。

②“江淹已拟惠休诗”是写作者创作诗歌寄托离别之情,故特写镜头要展现诗人写作的过程,突出其专注的状态以及笔下的文字,从而强化观众对诗歌内容的关注,所以应该是李益提笔伏案写诗,故可填:李益提笔伏案写诗。

③视频解说,“江淹已拟惠休诗”表面上是写江淹模仿惠休创作诗歌,实则是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故视频解说可以从内容上介绍李益写诗的背景、李益内心的情感、李益创作的诗歌内容;从情感上,借李益仿照惠休一样的振上人创作诗歌,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也表现对友人振上人的思念之情。

【简析】

这首送别诗以凄清秋景起兴,通过北风、哀雁、秋草等意象层层渲染离愁。全诗将眼前别情与历史文脉交融,在萧瑟秋意中展现唐人送别诗特有的含蓄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