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滥竽充数”中的“竽”是?
A.吹奏乐器B.弹拨乐器
答案:A
2.“守株待兔”的主人公在等什么?
A.兔子B.狐狸
答案:A
3.“刻舟求剑”是在什么上刻记号?
A.船B.石头
答案:A
4.“掩耳盗铃”偷的是什么?
A.钟B.鼓
答案:A
5.“画蛇添足”中蛇多添了什么?
A.脚B.尾巴
答案:A
6.“叶公好龙”中叶公喜欢的龙是?
A.真龙B.假龙
答案:B
7.“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是?
A.丢失B.死亡
答案:A
8.“揠苗助长”中“揠”的意思是?
A.拔B.浇
答案:A
9.“杯弓蛇影”中以为的“蛇”其实是?
A.影子B.绳子
答案:A
10.“自相矛盾”的人卖的是?
A.矛和盾B.刀和枪
答案:A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A.坐井观天B.望梅止渴C.狐假虎威D.凿壁偷光
答案:AC
2.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有?
A.画龙点睛B.对牛弹琴C.程门立雪D.闻鸡起舞
答案:ABD
3.以下成语故事主人公是历史人物的有?
A.完璧归赵(蔺相如)B.纸上谈兵(赵括)
C.卧薪尝胆(勾践)D.精卫填海
答案:ABC
4.形容人勤奋的成语故事有?
A.悬梁刺股B.囊萤映雪C.负荆请罪D.铁杵成针
答案:ABD
5.下列表示智谋的成语故事有?
A.草船借箭B.空城计C.三顾茅庐D.指鹿为马
答案:AB
6.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有?
A.夸父逐日B.嫦娥奔月C.开天辟地D.毛遂自荐
答案:ABC
7.带有颜色的成语故事有?
A.青出于蓝B.白手起家C.黄粱一梦D.火中取栗
答案:ABC
8.比喻学习不深入的成语故事有?
A.囫囵吞枣B.浅尝辄止C.水滴石穿D.半途而废
答案:AB
9.体现友谊深厚的成语故事有?
A.管鲍之交B.高山流水C.刎颈之交D.唇亡齿寒
答案:ABC
10.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有?
A.破釜沉舟B.约法三章C.四面楚歌D.讳疾忌医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乘车向北却想往南去。(√)
2.“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是一只鸟。(√)
3.“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
4.“程门立雪”是说学生在程颐门前冒雪等待。(√)
5.“买椟还珠”中“椟”指的是珍珠。(×,指木匣)
6.“邯郸学步”是说去邯郸学习走路姿势。(√)
7.“惊弓之鸟”中的鸟是被箭射中而死。(×,是被弓弦声吓死)
8.“愚公移山”中愚公最后没有把山移走。(×,在神的帮助下移走了)
9.“鹬蚌相争”的结果是渔翁得利。(√)
10.“郑人买履”的人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答:越王勾践战败后,为激励自己不忘耻辱,睡柴草,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经过长期准备,最终复国并成为春秋一霸。
2.“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3.“望梅止渴”讲了什么?
答:曹操行军途中,士兵们口渴难耐。曹操为鼓舞士气,谎称前方有梅林,士兵们想到梅子的酸味,口中生津,精神大振,最终找到水源。
4.“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
答:偷铃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守株待兔”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
答: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在生活和工作中要脚踏实地,通过努力和积极行动获取成果,不能坐等好运降临。
2.说说“纸上谈兵”对我们学习知识有何警示。
答:警示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实践。只懂理论而缺乏实际操作和经验,在实际运用时就会出问题,应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探讨“杯弓蛇影”反映出的心理问题。
答:它反映出过度疑神疑鬼、自我暗示导致心理负担加重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不应因无端猜测和恐惧影响自己的判断与正常生活,要保持理性和冷静。
4.谈谈“三顾茅庐”体现的品质对我们人际交往的意义。
答: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耐心和诚意。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要尊重他人,有诚意,以谦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