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积累第一段:1、客有从京师来者2、或者其蠹民已甚第二段:3、及廷对,或谓曰4、必擢上第。5、策入等,名声籍甚。6、顾以亲抑之可乎?”7、既而诏举馆阁8、欧阳修荐之定语后置损害1、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2、指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3、廷试。提拔、选拔盛大、盛多不久岂、难道举荐文言知识积累第三段:9、可则因10、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11、惟其言是听12、寻为曾布所陷13、出知大名府而卒第四段:14、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15、亶信亡状16、竟不如愿以死沿袭只是宾语前置不久被动句京官外调的确无、没有早被动赏识最终(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罢免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ì);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您知道这件事有多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益邻国?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放过郑国让郑国做您东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您也没什么害处。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向东把郑国当作边境以后,又想扩张它西面的边境,如果不削弱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削弱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ì);以乱易整,不武。依靠他人的力量却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用混乱代替整齐,是不符合武德的。敝
①使史更敝衣草屦。②敝人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因人之力以敝之。坏,破旧的谦词疲惫损害,衰败鄙①蜀之鄙有二僧。②越国以鄙远。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⑤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边邑,边远的地方把……当做边境庸俗,鄙陋看不起,轻视轻贱,不值钱(1)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对忠诚老实可以重用的宦官,给他们恩宠,让他们自己去剪除同党,这个办法绝不会失败。(定语后置句1分,“假”1分,“翦”1分,“蔑”1分,大意1分)(2)偓因荐御史大夫赵崇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韩偓乘机举荐御史大夫赵崇说他刚正稳重,可以统领朝廷内外。(“因”1分,“准绳”1分,“中外”1分,大意2分)课外拓展:文言知识积累第一段:1、擢进士第2、召拜左拾遗,以疾解3、帝疾宦人骄横4、适固其逆心第二段5、帝尝欲以当国,6、俄又悔曰:“涣作宰相或误国7、练故事8、崇门生也,叹其能让。考中授予官职、疾病痛恨掌管、担任不久旧例或者、也许谦让坚定文言知识积累第三段:9、遽使视事,伤孝子心10、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縗而召可也11、腕可断,麻不可草12、使我当直,亦继以死。”13、自是宦党怒偓甚第四段:偓处可机密,率与帝意合全忠怒偓薄己14、帝数顾胤,胤不为解突然、就,任职确实脱下丧服诏书假使,当值轻视全都看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