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济源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
一、常识判断(共10题)
1.下列关于河南历史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B.洛阳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C.北宋的都城在开封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河南商丘
答案:D。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河南济源,而非商丘,所以D选项错
误。A、B、C选项表述均正确。
2.下列关于济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济源是河南省省辖市
B.济源有著名的云台山景区
C.济源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D.济源的母亲河是洛河
答案:A。济源是河南省省辖市,A选项正确。云台山景区位于焦作,
B选项错误;济源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C选项错误;济源的
母亲河是济水,D选项错误。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起源于河南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答案:A。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的,蔡伦是东汉桂阳
郡人,但造纸术技术传承发展与河南密切相关,在当时的洛阳等地有
重要实践。
指南针的发明与磁石产地有关,没有明确起源于河南;火药是古代炼
丹家在长期炼丹实践中发明的,难以明确起源地;活字印刷术是北宋
毕昇发明的,毕昇是浙江杭州人。所以选A。
4.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三国演义》——施耐庵
B.《水浒传》——罗贯中
C.《西游记》——吴承恩
D.《红楼梦》——蒲松龄
答案: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A选项错误;《水浒传》的
作者是施耐庵,B选项错误;《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C选项正确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蒲松龄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D选
项错误。
5.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B.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秋分是昼夜平分的节气
D.大雪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答案:D。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所以D选项错误。A、B、C选项表述均正确。
6.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答案:D。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
界获取。而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化石能源
,属于不
可再生能源。所以选D。
7.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节是农历正月十五
B.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C.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
D.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等
答案:BCD。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A选项错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
原,B选项正确;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C选项正确;重阳节有登高
、插茱萸等习俗,D选项正确。
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名著的是()
A.《封神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答案:A。我国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
演义》,《封神演义》不属于四大名著。所以选A。
9.下列关于河南地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B.河南地形以山地为主
C.河南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河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答案:A。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A选项正确。
河南地形复杂,平原、山地、丘陵等都有分布,并非以山地为主,B
选项错误;河南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C选项错误;我国面积最
大的省级行政区是自治区,河南不是面积最大的省份,D选项错误。
10.下列关于科技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5G技术的特点是低速度
、大容量
B.人工智能就是机器人
C.物联网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
D.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集中式的数据存储技术
答案:C。5G技术的特点是高速度、大容量、低时延等,A选项错误;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
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
一种应用载体,B选项错误;物联网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C选项正
确;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存储技术,D选项错误。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0题)
1.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的
不智之举。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答案:A。“削足适履”指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
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题干中因为版面限制而砍综述、删注释,是不合理地迁就版面这一条
件,符合“削足适履”的意思。“扬汤止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