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专项试题库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要求:请根据文段内容,正确断句并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孟子·离娄上》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庄子·逍遥游》有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6.《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曰:“吾闻之,君子不弃功于小人,不毁小人之善。吾不弃功于小人,不毁小人之善,是以得天下之助也。”
7.《战国策·齐策》云:“孟尝君出行,其从者罗敷。罗敷善歌,孟尝君曰:‘子歌而吾听之。’罗敷歌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9.《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六艺经传以万数,繁保而不省其要,吾恐学者有所遗,故著《史记》以述耳目所及。”
10.《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要求:请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孟子·梁惠王上》中有:“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民皆曰:‘非我也,吾君不吾利也。’’请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孟子见梁惠王时,王对孟子有何疑问?
(2)孟子认为王何必曰利?他提出了什么观点?
(3)孟子认为如果上下交征利,会导致什么后果?
2.《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信者,淮阴人也。韩信少孤,家贫,常从人寄食。其母死,贫不能葬,乃行营葬处,见空地无人,信曰:‘此中可葬。’人曰:‘此非葬地。’信曰:‘吾闻高门大屋,非吾等所能居也。’乃葬其母于此。”请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韩信为何要选择这个空地来葬母?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韩信具有怎样的品质?
(3)这段文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何种现象?
四、文言文比较阅读
要求: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史记·项羽本纪》曰:“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四面皆楚歌,项王乃悲歌,美人之虞,骏马之骓,俱亡其处。于是项王乃大怒,曰:‘天下其有能当吾者乎?’”
乙:《战国策·齐策》中有:“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于门下。孟尝君许之。居有顷,冯谖无以见其志,曰:‘长铗归来乎!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居是也,亦足乐也。’孟尝君曰:‘善。’冯谖曰:‘不然,有老马伏枥,终日不食,不知其能千里也。今臣窃计,君之不臣,不如其臣之不君也。’”
(1)甲文中“项王军壁垓下”中的“壁”字的意思是______。
(2)乙文中“冯谖无以见其志”中的“见”字的意思是______。
(3)甲文中项王为何大惊?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乙文中冯谖认为孟尝君的“不臣”与“不君”有何不同?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五、文言文词语解释
要求: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文词语。
1.《庄子·逍遥游》中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战国策·齐策》中有:“孟尝君知其贤,而未足以知其极。”
4.《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晋文公曰:‘吾闻之,国家有道,则忠臣以事君;国家无道,则忠臣以死守其宗庙。’”
5.《诗经·小雅·鹿鸣》中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六、文言文句子翻译
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论语·为政》中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孟子·梁惠王上》中有:“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庄子·逍遥游》中有:“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