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是常用的法医DNA提取方法?
A.酚氯仿法B.滴定法C.重量法
答案:A
2.尸斑一般在死后多久开始出现?
A.1-2小时B.4-6小时C.12小时以上
答案:A
3.枪弹创射入口特征不包括?
A.呈圆形B.有擦拭轮C.创口大于射出口
答案:C
4.下列哪种毒物中毒可致瞳孔缩小?
A.阿托品B.有机磷C.一氧化碳
答案:B
5.法医病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活体损伤B.尸体病理变化C.物证检验
答案:B
6.早期尸体现象不包括?
A.尸冷B.尸僵C.白骨化
答案:C
7.法医学中判断生前伤的重要依据是?
A.出血B.创口大小C.组织收缩
答案:C
8.缢死尸体典型的缢沟特点是?
A.水平环绕颈部B.马蹄形,上口呈“八”字C.不规则
答案:B
9.烧死尸体的内部征象不包括?
A.呼吸道内烟灰B.心血含碳氧血红蛋白C.体表水疱
答案:C
10.法医物证学中最常用的检测对象是?
A.毛发B.血液C.指甲
答案:B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死亡原因B.死亡方式C.死亡时间D.损伤时间
答案:ABCD
2.常见的机械性损伤类型有()
A.钝器伤B.锐器伤C.火器伤D.高温伤
答案:ABC
3.下列属于毒物分析方法的有()
A.化学分析法B.仪器分析法C.免疫分析法D.重量分析法
答案:ABC
4.法医物证包括()
A.血液B.精液C.毛发D.骨骼
答案:ABCD
5.确定死亡时间的方法有()
A.尸体现象B.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C.昆虫生长规律D.衣着情况
答案:ABC
6.机械性窒息的类型有()
A.缢死B.勒死C.扼死D.溺死
答案:ABCD
7.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有()
A.毒物的剂量B.毒物的性质C.机体的状态D.环境因素
答案:ABCD
8.法医学鉴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依法鉴定B.客观公正C.科学严谨D.保守秘密
答案:ABCD
9.法医临床学检查方法有()
A.体格检查B.影像学检查C.实验室检查D.功能检查
答案:ABCD
10.下列属于生前伤特征的有()
A.创口有生活反应B.出血量大C.组织收缩D.有感染迹象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尸僵缓解后不会再出现。()
答案:错
2.所有毒物中毒都会有明显的体表症状。()
答案:错
3.亲子鉴定只能通过DNA检测。()
答案:错
4.溺死尸体肺部一定有硅藻。()
答案:错
5.机械性损伤创口大小与凶器大小完全一致。()
答案:错
6.死后一定时间内,心脏仍可自主跳动。()
答案:对
7.毒物进入人体后立即产生毒性作用。()
答案:错
8.法医鉴定人无需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
答案:错
9.焚尸现场不可能提取到有用的物证。()
答案:错
10.锐器伤创口边缘整齐,无组织挫伤。()
答案:对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医病理学的任务。
答案: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损伤时间;判断损伤与疾病关系;个人识别;为医疗纠纷等提供科学依据。
2.如何区分生前伤和死后伤?
答案:生前伤有生活反应,如创口出血、组织收缩、炎症反应等;死后伤无生活反应,创口平整、无出血等。
3.列举三种常见的法医物证检测技术。
答案:DNA分型技术、血型检测技术、酶型检测技术。
4.简述机械性窒息的主要类型。
答案:包括缢死、勒死、扼死、闷死、异物阻塞呼吸道窒息、压迫胸腹部窒息、溺死等。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在复杂案件中,多种法医检验技术如何协同应用?
答案:在复杂案件中,法医病理学确定死因、死亡时间等;法医物证学通过DNA等检测确定身份等;毒物分析排查中毒情况。多种技术相互印证、补充,为案件侦破提供全面准确依据。
2.谈谈法医鉴定在司法公正中的重要性。
答案:法医鉴定提供科学证据,确定案件关键事实,如死因、损伤程度等。准确鉴定保障罪罚相当,防止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让案件处理基于科学、公正。
3.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对法医检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如尸体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