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考押题卷(浙江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冰洋表层穿极流源于拉普捷夫海附近,它将西伯利亚陆上河流水输运至北冰洋中部,穿越极地中心后到达格陵兰岛东侧海域,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穿极流势力有变强的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a、b洋流按成因分分别属于(???)
A.风海流、补偿流 B.补偿流、风海流
C.风海流、风海流 D.补偿流、补偿流
2.穿极流对格陵兰岛东侧海域的影响是(???)
A.降温减盐 B.增温增盐 C.增温减盐 D.降温增盐
【答案】1.C2.A
【解析】1.读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a为东格林兰寒流,是极地东风影响下形成的;b为北大西洋暖流,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的,都是风海流;C对,排除ABD。故选C。
2.由材料可知穿急流经过极地地区,是寒流,会进一步使东格林兰海域降温,穿极流将西伯利亚陆上河流水输送至北冰洋,使海域盐分降低。综上所述,A对,排除BCD。故选A。
近年来,我国出现“南果北种”现象,原产于南方的一些水果开始在我国北方城郊地区种植,但规模普遍较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近年来我国北方城郊地区成功实现“南果北种”,主要得益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的(???)
A.农业技术进步 B.市场需求扩大
C.土壤条件改良 D.劳动力成本降低
4.在北方城郊地区发展“南果北种”的突出优势是(???)
A.土地租金低廉 B.传统种植经验丰富
C.接近消费市场 D.政策支持力度大
【答案】3.A4.C
【解析】3.原产于南方的一些水果开始在我国北方城郊地区种植,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手段来改善北方地区的热量环境或者改良品种,使南方的水果能够在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下进行生长,说明“南果北种”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A正确;根据材料“南果北种”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对于缓解水果市场短缺影响不大,所以市场需求扩大不是“南果北种”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南方水果在北方种植的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候条件,土壤和劳动力对其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
4.城郊地区距离城市较近,土地租金较贵,A错误;“南果北种”为近些年才出现的,种植经验不足,B错误;城市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城郊临近消费市场,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城郊地区发展“南果北种”的政策条件,D错误,故选C。
南欧巴尔干半岛的某喀斯特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700毫米,地下河发育。该地区有甲、乙两个溶蚀谷地,暴雨期间,甲谷地排水不畅,易发洪灾。下图是该喀斯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喀斯特地区落水洞形成的主要过程是(???)
A.流水溶蚀—裂隙发育—孔洞扩大—连通地下河
B.裂隙发育—流水溶蚀—孔洞扩大—连通地下河
C.岩浆喷发—形成孔洞—流水溶蚀—连通地下河
D.裂隙发育—岩浆喷发—形成孔洞—连通地下河
6.图中落水洞所在地的岩石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答案】5.B6.C
【解析】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该地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岩石断裂发育,地表径流沿裂隙下渗,不但溶蚀岩石,一旦岩石被蚀穿,大量的地下水会通过这个地下孔进入洞穴内部,沿着地下水流动的路径,水不断蚀刻洞穴的内壁,将其逐渐扩大,最终连通地下河,形成落水洞,其形成过程为裂隙发育—流水溶蚀—孔洞扩大—连通地下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落水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石应为透水性较强的石灰岩,C正确;花岗岩、大理岩和玄武岩都不能发育喀斯特地貌,ABD错误。故选C。
城市健康资源主要包括医疗健康资源(医院、诊所、药房等)、体育健康资源(球类场馆、健身中心等)、自然健康资源(公园绿地、广场绿地等),在促进市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市主城区健康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该市主城区健康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健康资源西北地区分布最大 B.医疗健康资源密度最大
C.体育健康资源空间可达性差 D.城市健康资源分布均衡
8.图中自然健康资源空间分布信息的获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7.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