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级会计考试考前准备的试题与答案.docx
文件大小:14.0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3.03千字
文档摘要

中级会计考试考前准备的试题与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报表的有: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管理费用明细表

2.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报表附注内容的有:

A.企业概况

B.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C.非经常性损益

D.关联方关系及交易

3.关于财务报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B.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C.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运营能力

D.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成长能力

4.下列各项中,属于收入确认条件的有:

A.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C.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D.相关的交易已经发生

5.下列各项中,属于存货成本的有:

A.购买成本

B.运输费用

C.安装费用

D.入库前的合理损耗

6.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方法的有:

A.成本法

B.公允价值计量法

C.按成本法核算后,按公允价值计量

D.按公允价值计量后,按成本法核算

7.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有:

A.年限平均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实际使用年限法

8.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形资产的有:

A.商誉

B.专利权

C.土地使用权

D.品牌使用权

9.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应付款的有:

A.长期借款

B.长期应付款

C.应付债券

D.长期股权投资

10.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有:

A.长期股权投资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以收入实现原则为依据。()

3.存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4.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应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6.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当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7.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资本化期间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8.应付债券的利息支出,在发行债券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9.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会计期间内分期摊销的费用。()

10.企业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编制。()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

2.解释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

3.描述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

4.说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要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讨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报表要素的是: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报表分析比率的是:

A.流动比率

B.负债比率

C.存货周转率

D.净利润率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确认条件的是:

A.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C.相关的交易已经发生

D.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存货成本的是:

A.购买成本

B.运输费用

C.安装费用

D.入库前的合理损耗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方法的是:

A.成本法

B.公允价值计量法

C.按成本法核算后,按公允价值计量

D.按公允价值计量后,按成本法核算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是:

A.年限平均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形资产的是:

A.商誉

B.专利权

C.土地使用权

D.专有技术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长期应付款的是:

A.长期借款

B.长期待摊费用

C.应付债券

D.长期股权投资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应收账款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的是:

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