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级会计知识深度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5.45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5.34千字
文档摘要

中级会计知识深度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实质重于形式

2.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B.会计政策变更通常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基础或列报项目的改变

C.会计政策变更不允许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D.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不需要对变更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3.下列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年限平均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4.下列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

B.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产量法

C.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一般为零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当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5.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依赖于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

B.或有事项分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C.企业通常不对或有负债确认负债

D.如果或有事项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并且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应确认预计负债

6.下列关于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销售商品收入应当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

B.提供劳务收入应当在提供劳务完成时确认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应当在合同约定的许可使用开始日确认

D.企业确认收入时,应当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等

7.下列关于所得税费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B.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C.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

D.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当期税前摊销额

8.下列关于职工薪酬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B.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

C.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D.企业应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9.下列关于金融工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金融工具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B.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C.金融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长期股权投资等

D.金融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10.下列关于会计报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B.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C.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D.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情况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进行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

2.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3.固定资产折旧应当采用直线法,除非有特殊情况,不得采用加速折旧法。()

4.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确定时,应当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5.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6.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当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但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不应当在收入确认时扣除。()

7.所得税费用计算时,递延所得税收益应当作为费用扣除。()

8.职工薪酬中,离职后福利包括离职后服务计划、离职后养老金和辞退福利。()

9.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分别进行分类和计量。()

10.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根据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进行列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2.说明固定资产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3.解释什么是递延所得税,并说明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4.简要说明职工薪酬的构成及其在会计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