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客运站有限公司招聘会计人员人员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规定属于()。
A.法的技术规定
B.法的规范
C.法的概念
D.法律原则
【答案】:D
【解析】该规定属于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体现了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导向,对整个民事审判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属于法律原则。法的技术规定是关于法的生效时间、解释权、修正程序等技术性内容的规定,题干规定并非此类。法的规范是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而题干规定较为宏观和抽象,不属于具体的法的规范。法的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的共同特征加以概括、抽象后形成的定义,显然题干规定不属于法的概念。
2、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涉及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领域。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
A.少林寺
B.希望工程基金会
C.民办高校
D.中国民间组织管理局
【答案】:D
【解析】“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要点有:①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②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中国民间组织管理局是政府部门,不是组织,不符合要点①,不属于非营利组织。
3、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中所描写的“山”是()。
A.黄山
B.泰山
C.衡山
D.华山
【答案】:B
【解析】该题核心考查对古代诗句中所描绘山脉的准确判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此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游历齐赵时,望东岳泰山而作。诗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宏大之美的赞叹以及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其景色特点与诗句所描绘的意境并不契合。衡山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道观,但它在诗句中并无体现。华山以险峻著称,有长空栈道、鹞子翻身等险峻景点,与诗句描绘的景象也不相符。所以诗句中所描写的“山”是泰山。
4、心理:承受()
A.干扰:闹钟
B.信息:刺激
C.睡眠:质量
D.消化:吸收
【答案】:B
【解析】“心理”是名词,“承受”是并列式动词;“信息”是名词,“刺激”是并列式动词,因此选择该选项。
5、具有大型天窗的百货商场的经验表明,商场内射入的阳光可增加销售额。该百货商场的大天窗可使商场的一半地方都有阳光射入,这样可以降低人工照明需要,商场的另一半地方只有人工照明。从该商场两年前开张开始,天窗一边的各部门的销售量要远高于其他各部门的销售量。下列哪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论述?()
A.除了天窗,商场两部分的建筑之间还有一些明显的差别
B.在某些阴天里,商场中天窗下面的部分需要更多的人工灯光来照明
C.在商场夜间开放的时间里,位于商场中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的销售额不比其他部门高
D.位于商场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在该商场的其他一些连锁店中也是销售额最高的部门
【答案】:C
【解析】说明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销售额没有明显差异,这支持了“有阳光导致销量好”的结论。
6、甲开汽车到单位后,因疏忽忘记拔出车钥匙,被乙发现,乙发动甲的汽车刚要离开时,甲正好回来,将乙抓获。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抢夺罪未遂
B.构成侵占罪未遂
C.构成抢劫罪未遂
D.构成盗窃罪未遂
【答案】:D
【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乙趁甲离开而开走甲汽车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7、出租车司机王某送危重病人李某去医院,情形危急,为争取时间,王某违闯三个红灯,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经王某解释,交警对王某未给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李某及时送至医院。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进行了法的不同价值关系的判断选择
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法律解释
C.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演绎逻辑的推理方法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法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答案】:A
【解析】此事件中,交警面临秩序价值的交通规则与生命价值的救病人需求,未处罚且引道,说明进行了不同价值关系判断选择,体现法的价值存在冲突,且这并非法律解释和演绎推理,故正确表述是进行了法不同价值关系的判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