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企业财务整合的理论基础分析》1900字】 .pdf
文件大小:974.7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2.68千字
文档摘要

企业财务整合的理论基础分析综述

目录

企业财务整合的理论基础分析综述1

(一)财务整合的概念与原则1

(二)企业财务整合的理论基础1

(三)财务整合的模式2

(一)财务整合的概念与原则

财务整合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财务管理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进行统一调

度,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过程。与此同时企业并购的目标提升综合能力和增强竞

争优势,以期产生额外的价值。故在财务整合过程中,企业必须以这一目标为导

向,以优化成本管理和健全风险控制机制为主要内容,即通过财务整合,力求在

并购后的企业在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上实现管理的统一,最大程度地实现财务整

合并产生相应的协同效应。

要想在财务整合中发挥效用,总结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及时性。财务整合作为并购后企业资源整理的重要步骤,没有时效性

的财务整合会使企业后续发展缓慢,还会关联影响到其他整合进程。

(2)整体性。财务整合固然在整个流程上的位置举足轻重,也要与其他整

合过程相配合。

(3)导向性。任何事件的开展都应有目标导向,这样才能有效节约有限的

整合精力和资源。务必要充分考量企业最终的战略目标,财务目标要和战略目标

协调一致。

(4)科学性。在企业决定实施并购行为前,应科学合理地分析被并购企业

的盈利能力、经营情况等,预估分析并购后的企业整体效益,避免由于扩大规模

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

(5)创新性。当前信息技术领域在不断发展,企业并购应该把技术手段应

用在财务整合上,把新方法用在老问题上,也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二)企业财务整合的理论基

1.协同理论

协同效应指,在一个系统内,双方或几方满足优劣势互补的条件,进而催

生出的共同合作使得整体效益提升。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有提到,企业并购行

为发生后的协同效应,并购后的整体价值大于并购前的双方或几方的价值和。

举例来说,并购一方具有相对健康的现金流管理却没有合适的可投资渠道,另一

方有未来成长潜力却少有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并购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即并购后的企业可以获得比外部融资成本更低的内部融资,相应地,还能通过负

债带来的节税来降低成本。

笔者认为,协同效应不应该只并购后带来的财务方面的增效作用,还应包

括并购后的整体企业集团对外投资的一致性、共同行为目标的内部化而带来的总

体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综合提升。

2.系统论

系统论本来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其发表的抗体系统论中的理论,但同样可

以移植到企业并购行为中来。企业本身就一个复杂的体系,尤其并购后的企

业,各系统部分不简单的数字加总。要想在并购行为后期实现效益最大化,就

要深入细致分析系统内各个部分,包括组织框架结构,这样才能找出系统漏洞,

为完成整个系统的优化提供基础。财务整合并购后企业系统内的一部分,定期

的系统轮检可以有效保障并购后各方面整合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核心能力理论

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进展,他们认

为并购后的企业不仅要实现系统化过程,还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

核心,在他们看来,指企业在市场中的创新和学习能力。具体来说,核心竞争

力指消费者感受到的独特消费体验,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手段,高效的财务整合可以使并购后的新企业降低经营的财务风险,从而提

高整体的竞争能力。

(三)财务整合的模式

不同的企业在组织结构、经营规模、战略需求以及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诸

多差异,则其对于财务整合的目标和模式也应有不同。不同的企业在并购行为前

后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适应符合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