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公司的债权人在公司解散时应当如何主张其债权?
A.向清算组申报
B.向董事会提交申请
C.向股东会请求赔偿
D.直接与公司协商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司债权人在公司解散时主张债权的方式。当公司解散时,会依法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以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等事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司清算程序,债权人应当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以便清算组对公司的债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处理,故A符合规定。B项,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等事务,并非是债权人在公司解散时主张债权的对象,所以该项错误。C项,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主要行使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等,其职能并不包括直接处理债权人债权申报事宜,因此该项错误。D项,公司解散进入清算程序后,直接与公司进行协商这种方式缺乏规范的程序和保障,不能有效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符合公司清算的法定程序,所以该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2、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什么?
A.注销登记
B.修改登记
C.延期登记
D.股东变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的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因此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A选项符合法律规定,当选;B选项修改登记一般是公司信息发生变更时进行的操作,与公司清算结束后的程序无关,排除;C选项延期登记并非公司清算结束后的必经程序,排除;D选项股东变更登记是在股东发生变化时进行的登记,与公司清算结束后的申请事项不相关,排除。综上,答案选A。
3、公司在清算期间清偿债务时,应遵循什么顺序?
A.优先清偿税款和职工工资
B.优先清偿股东投资
C.优先清偿债权人债务
D.优先清偿公司高管债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在清算期间清偿债务的顺序。公司清算时,其财产需要按照法定顺序进行分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A选项正确,公司在清算期间应优先保障职工的权益和国家税收,所以要优先清偿税款和职工工资。B选项错误,股东投资的清偿是在清偿完税款、职工工资以及债权人债务等之后,如有剩余财产才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或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并非优先清偿。C选项错误,债权人债务的清偿顺序排在职工工资和税款之后。D选项错误,公司高管本质上也是公司的员工,不存在优先于职工工资和税款清偿公司高管债务的情况。综上,答案选A。
4、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两个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时,应如何执行?
A.执行最轻的处分
B.执行最重的处分
C.同时执行所有处分
D.不予处分
【答案】:B
【解析】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存在两个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应执行最重的处分。A选项执行最轻的处分不符合规定,若执行最轻处分无法对管理人员的多个违法行为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不能体现对违法行为的严肃处理。C选项同时执行所有处分,这种做法会使处分的执行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D选项不予处分更是不合理,不予处分无法实现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和管理,会导致国有企业管理秩序受到破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5、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必须经哪个机构批准?
A.国家有关部门
B.股东会
C.法定代表人
D.公司登记机关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批准机构相关知识。A选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通常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这是因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众多股东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国家有关部门会从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市场秩序等多方面进行审核把关,以确保公司设立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和规范要求,所以该选项正确。B选项,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主要负责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等事宜,并非是批准公司设立的机构,故该选项错误。C选项,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公司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公司进行日常经营管理等活动,不具备批准公司设立的权力,该选项错误。D选项,公司登记机关主要是负责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其工作是在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等符合规定后进行登记确认,而不是批准公司设立,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A。
6、股东在出资中虚报注册资本时,公司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A.撤销股东资格
B.罚款
C.撤销公司设立登记
D.追偿股东债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