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白酒行业发展PEST分析综述》1700字.docx
文件大小:75.3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94千字
文档摘要

白酒行业发展PEST分析综述

1.1政治环境

自2012年底国家实行“三公”消费限制,推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来,国家关于治理贪腐的决心进一步坚定,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的需求曾经一度骤然下降,销售情况较差,白酒在2013-2014年期间陷入了深度调整期,白酒高速发展时期累积的弊病得以显现。近几年以来,白酒行业的消费者结构逐渐开始转变,公务消费转化为商务消费、个人消费,消费结构趋于健康,在外部经济环境没有大的调整情况下,白酒行业具有稳定发展的基础。

2016年双会召开期间,茅台董事长就曾经公开表示,茅台目前的公务消费占比已经下降到1%,但是茅台的销量和利润并没有因为公务消费的下降而下降,可见商务消费、个人消费已经成为茅台酒销售的主要支撑,对之前公务消费的萎缩作出了有效的补充。

1.2经济环境

一方面,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面临宏观调整,财政政策紧缩,前期四万亿带来的下游产能过剩逐步出清,人口对白酒消费的支撑出现拐点,居民收入持续分化,财富分层,消费环境从消费升级的大浪潮转变为消费分层。

另一方面,白酒行业受消费税政策影响较大,消费税由从价定率转化为量、价并举,加大了白酒行业的税费负担,高端白酒由于定价能力较强,可以将税费转移至消费者,同时高端酒由于销量相对较小,在从量定税方面占有优势,故消费税征收销量税对高端白酒的影响较小,政策整体有利于高端白酒产品。

1.3社会环境

近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一直维持着较低水平,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由于80、90年代国家计划生育调控等因素,导致现阶段适龄适育人口数量较少,2016年国家虽然放开了二胎,当年我国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但随后开始回落,2018年期间,我国新出生人口创下历史新低,而我国新生人口数量的下降,就直接导致了白酒产品未来的消费人群储备不足。

1.4技术环境

首先,白酒产品的品种单一,跨品类延伸难度较大。相比较于同是食品饮料序列的康师傅、雀巢,康师傅实现了速食泡面、饮料的跨品类发展,雀巢实现了咖啡、饮料的跨品类经营。但是白酒产品很难实现跨界经营,目前白酒企业大多通过不同价格带产品的联动来实现产品多样化,呈现出品类单一,品牌多样的特点,目前泸州老窖在“钟薛高”雪糕、奶茶方面有所创新探索,但规模较小。

其次,高端白酒的产能限制较大。酱香型如茅台酒,由于其特殊的酿制工艺,一瓶成品茅台酒的生产周期可达4-5年,漫长的生产周期和窖藏压力导致茅台酒的产能限制较大;浓香型如五粮液,浓香型白酒对于窖池的年份要求较高,基本可以说窖池越老,高端酒品的出酒率越高,就这导致了高端浓香酒产品的产能极其有限。

1.5概述

整体来看,白酒行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生存土壤,在当前中央开展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并限制“三公”消费以及经济结构性换挡、消费分层的大背景下,白酒作为特殊的、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费品、投资品,依然存在较大的消费市场,但现阶段消费结构已经发生调整。短期来看,政策利好于高端白酒产品,长期来看,伴随老龄化社会来临,白酒产品未来的消费支撑将逐渐削弱。本节着重对目前白酒行业的几项核心指标进行罗列和分析:

图2.1近五年白酒产量走势图

图2.2近五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走势图

图2.3近五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走势图

图2.4近5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利润总额走势图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行业产量方面,2015-2019年中国白酒的整体产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中2019年全年的白酒产量为887万千升,仅占2015产量约67.6%,下降幅度超过30%,这与近年来大众消费理念向少喝酒、喝好酒转变相契合。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方面,2015-2019年同样呈现下降趋势,近年以来中国白酒企业开启新一轮兼并重组潮,行业整合加速,一线名优白酒企业取得更好的经营成绩并且开疆拓土垄断更大的市场,其他弱势酒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逐渐被兼并重组。现实案例如五粮液并购五谷春酒业和永不分梨酒业、泸州老窖并购诗仙太白等。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及净利润方面,2015-2019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呈现小幅震荡特征,但波动幅度较小大多在10%以内,营业收入上升或下降特征不明显。但在净利润方面,2015-2019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净利润呈现较为明显的逐渐递增趋势,且提增幅度较为明显,2019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净利润较2015年提升109.9%。

从上述分析可见,白酒行业整体产量下降、企业数量下降,在此背景之下,行业整体营收仍然坚挺未体现下滑,且利润率进一步攀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白酒产品的高端聚集效应、品牌溢价效应在近几年更加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