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大米加工生产线集中控制系统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分析综述》1700字.docx
文件大小:19.1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8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2

大米加工生产线集中控制系统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分析综述

根据米加工生产线基于PLC的集中控制系统的流程,整个生产线的三个单元的功能是相对独立和分散的,但它们需要相互连接和协调。这就需要一个指挥控制系统。这些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简化控制电路的复杂性,减少工程预算,需要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方法。因此,控制系统选择的基本原理如下:

1.采用先进,可靠,成熟的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多功能性和设备效率,并便于维护。

3.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

控制系统常常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或者继电器控制系统。PLC控制和中继控制有几个区别之处:

1.控制逻辑

继电器的控制逻辑为硬接线逻辑,由继电器触点串并联和延迟时间继电器构成。布线复杂,体积大,功耗高,故障率高。系统组成后,就很难更改或添加功能。另外,中继继电器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每个中继只能具有4-8对触点,这在灵活性方面不足。PLC使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以程序形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更改控制逻辑,只需更改程序即可,它变成了软接线。它具有较少的接线和较小的尺寸,因此可扩展性非常好。PLC,中大是由低功耗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

2.工作模式

接通电源时,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所有继电器同时处于受控状态,即应打开的继电器应打开,不应该打开的继电器受到限制。在某些条件下无法打开。属于并联运行方式。在PLC的控制逻辑中,所有内部设备都定期进行周期性扫描,这属于串行操作模式。

3.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继电器控制逻辑中大量的采用了机械触点和导线。触头受电弧损伤,机械磨损,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和维修性差。然而,PLC使用微电子技术,并且非接触式半导体电路的尺寸小,串联长且可持续性高,因此完成了许多开关动作。监控以及自检功能PLC都配备了。它可以检查自己的错误。并随时向操作员显示。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都可以动态监控。便于现场调试和维护。

4.控制速度

继电器的控制逻辑依赖于触点的机械作用来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触点的打开和闭合动作通常约为数十毫秒。此外,机械触点会摇动。半导体电路由程序指令控制。它是一种速度极快的非接触控制。一般而言,用户指令的执行时间约为um,并且没有抖动。

5.定时控制

继电器逻辑使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时间控制。时间,时间继电器存在计时精度低和范围窄等问题。

定时范围大,容易受环境湿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且难以调整时间。

PLC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为计时器,并且时基脉冲由高精度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环境不会影响定时时间,定时范围一般为0.001s到数日或更长。根据需要,用户可以在程序中设定好定时值,然后让软件来控制定时时间。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PLC的性能优于控制逻辑,特别是可靠性高,设计周期短,调试修改方便,体积小,功耗低,操作维护方便。但是,当在非常小的系统中使用时,其价格要比继电器控制系统高。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使用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算术单元和控制器。根据工业控制过程的特点,进行了通用的特殊电路设计。PLC的输入和输出模块与主模块组装在一起,不需要其他接口。它们可以直接与诸如限位开关和螺线管之类的传感器连接以驱动执行器,从而使控制系统更简单。按照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梯形图对PLC进行编程,简单明了。与继电控制相比,具有性能好、价格低、价格适中等优点。

因此,本设计选择PLC作为系统控制器。以下是对所选方案的分析:

1.可行性分析

A.功能可行性分析:由于系统主要部件的作用步骤和要求多为开关量信号,选用PLC完全能满足其功能条件。

B.系统靠谱性分析:在系统中设置光电检查开关,对整个生产线进行监控,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靠谱性。

C.系统扩大性分析:系统以PLC为控制器,作用拓展性强。加上PLC产品的完整性,系统作用拓展非常方便。

D.系统维修性分析: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由于系统配置和结构简单,可维护性得到了改善。

2.技术性能

A.吸料斗料位控制.

B.料斗料位控制.

C.稻垄碾时限。

D.阀门堵塞故障报警。

E.整个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本主题设计的基于PLC的大米加工生产线集中控制系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和传感器来克服人为的不稳定,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为现代生产管理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