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项目来源
2024年12月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2024年九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53号),《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T-469)国家标准是计划项目之一。本标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9)提出并归口,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等来自产学研检用各方面的单位企业共同研究编制。
(二)制定背景
《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于2018年发布,2019年07月0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首次提出了绿色物流的概念,规定了绿色物流指标体系与指标核算方法,为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自标准实施以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媒体资源开展宣贯活动。依据标准,中物联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每年连续征集“绿色物流优秀实践案例”,普及绿色知识,营造推广绿色物流社会氛围。浙江台州市烟草公司通过引入标准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创立“碳排放量一本账”管理模式,将碳排放划分为直接排放、
2
间接排放和供应链排放三大类,结合32项碳足迹指标,实现年均综合碳排放量降低8.7%。内蒙古盛邦选煤有限公司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运营过程和社会绿色发展影响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与国家标准《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 (GB/T37099-2018)》中有关绿色物流的相关指标相一致,符合《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目录》(2019)第二十九条“现代物流业”中“绿色物流设施建设与运营范围”的技术要求,实现属地减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牵头起草制定的物流行业标准《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WB/T1134—2023)于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依托国家标准《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GB/T37099-2018),通过广泛调研和试点试验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不同物流业务类型的企业绿色发展指标、指标的统计情况、指标的量化,进而梳理物流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并与国际相关企业进行比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指导性的《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综上所述,标准经过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快速发展、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政策法规体系持续完善,现行标准在指标体系覆盖度、核算方法科学性等方面已难以满足新时期物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具体表现在:
1.国家对物流业“降碳”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绿色物流
3
发展新方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物流发展被提上重要议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对物流行业提出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的新要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强调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和枢纽,推广节能技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逐步实现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2024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绿色化转型路径,推动企业绿色达标,强化碳排放核算与包装减量化。2025年,生态环境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环办气候〔2025〕7号),提出要建立健全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制度框架和技术规范,营造企业“愿披露、能披露、披露好”的良好氛围,提升披露质量,强化信息共享,丰富成果应用,有效激发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内生动力。国家政策持续发力,为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与强大动力。现行标准碳排放核算方法不符合当前市场需求,同时缺乏碳排放管理工作指引。
2.数字化驱动绿色物流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正在成为重组全
4
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为物流行业企业提供强大引擎,结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