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内蒙古中东部饲用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docx
文件大小:42.6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6.81千字
文档摘要

T/HXCYxxx-2025

T/HXCYxxx-2025

PAGE2

ICS65.020

B20

团体标准

T/HXCYXXX—XXXX

内蒙古中东部饲用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mprovedVarietyofFeedOatSeedProductionintheMiddleandEasternRegionsofInnerMongolia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

内蒙古中东部饲用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饲用燕麦良种繁育的地块选择、整地与隔离、播种准备、田间管理、收获、种子质量检验、包装、贮藏和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中东部饲用燕麦良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15/T892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DB15/T3343 饲用燕麦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IMAS2024—075 饲用燕麦种子质量评定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原种 protospecies

由原原种种子直接繁殖,经过除杂去劣严格淘汰所繁育出的种子为原种,其纯度在99.0%以上。

3.2隔离 isolation

由于燕麦是自花授粉作物,为了防止天然杂交应设置隔离带,良种繁制田与同种或其它近缘种之间的距离达到50米以上。

4地块选择

燕麦是忌连作作物,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适中、不重茬、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前茬以豆类(豌豆、扁豆和蚕豆),胡麻、蔬菜、马铃薯等为前茬作物。根据试验调查,豌豆是燕麦最好的前茬,其次是马铃薯。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的规定。

5整地与隔离

5.1整地

秋季深耕,耕翻深度为20cm~25cm,使地表土块细碎、平整、无杂物和前茬残留物;利用春季雪融后底墒好的条件,现耕现耙,结合整地施用腐熟农家肥,施入量1500kg~2000kg/亩。

5.2隔离

良种繁育田周围50m以内不应种植或分布其他品种的燕麦。参照DB15/T892执行。

6播前准备

6.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生育期适宜、商品性好,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符合T/IMAS2024—075一级种子规定。

6.2种子处理

6.2.1 晒种

播种前3d~5d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开,厚约3cm~5cm,在干燥向阳处晒3d~4d。

6.2.2 拌种

播前7天种子用多菌灵或拌种霜拌种,防治坚黑穗病,以种子重量的3‰进行拌种。

6.3播种期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一般在6月1日~5日播种。地温超过5℃以上时即可播种,参照DB15/T3343。

6.4播种量

可根据有效粒数测定下籽量,一般播量12kg/亩~14kg/亩,苗数达到30万株/亩~32万株/亩。

6.5 播种方式

通常大面积繁种采用机械播种,条播行距15cm~20cm,深度以3cm~5cm为宜。如果土壤墒情较差,要适当深一些。防止重播、漏播,播种深度一致、播种均匀,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防止漏风闪芽。

7田间管理

7.1施肥

7.1.1 种肥

通过播种机分层施入,施用磷酸二铵7.5kg/亩~10kg/亩。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7.1.2追肥

在分蘖、拔节期,结合灌溉追施尿素5kg/亩~7kg/亩。

7.2灌溉

在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适当灌溉。

7.3病虫草害防治

7.3.1 蚜虫

蚜虫大发生时,用溴氰菊酯或吡虫啉等灭虫,按施药说明喷施。

7.3.2 黏虫

当卵孵化率80%以上,幼虫在每平方米燕麦田达到15头时,可用高效氯氰菊酯等类药物,按施药说明喷施。

7.3.3 锈病

在锈病始发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