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植物病害的防治.ppt
文件大小:979.5 K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5.36千字
文档摘要

1、种苗处理用药剂处理种子、苗木、插条、接穗、块根、块茎、鳞茎等,以消灭种苗内外的病原物,或使种苗着药以保护幼苗免受病原物的侵染。种苗处理的常用方法:拌种法浸种法闷种法应用种衣剂第2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闷种:是用少量的较高浓度药液均匀喷洒于种子表面,而后覆盖堆闷一定时间后再播种。1)拌种干拌法:用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拌种湿拌法:用乳剂和水剂等液体药剂加水稀释后喷布在干种子上搅拌均匀2)浸种:是以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子浸种和闷种对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有较好的效果,但只可以在播种前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对播种后的幼苗不能起保护作用。第2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用药剂拌种可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药剂,不仅可以消灭种子表面的病原物,有的也可以消灭种子内部的病原物,播种后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原物对幼苗的侵染。4)种衣剂:种子包衣,杀菌剂缓慢释放,有效期长第2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挥发性的或有熏蒸作用的药剂。注意:有些药剂对人畜有毒,药害,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土壤处理的方法有穴施、沟施、浇灌、毒土及注射等将药剂施在土里,以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保护幼苗免受病原物的侵染。2、土壤处理第2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应注意的事项:1、喷药量:浓度过高会造成药害和浪费,浓度过低则无效。2、喷药时间和次数:3、植株喷药应根据发病规律和当时情况,或根据短期预测,在没有发病或刚发病后及时喷药保护。喷药次数主要根据药剂残效期的长短和气象条件来确定。一般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雨后补喷。第2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药害一般在幼苗期和开花阶段容易产生药害。高温、日照强烈或雾重、高湿容易引起药害。4、药剂混合使用原则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而引起药害的农药也不能混合使用。混合后产生乳剂破坏现象或产生大量沉淀的农药不能混合使用。第28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是在热源的作用下药剂挥发,或在药剂中加入发烟剂、燃烧剂使其燃烧产生烟雾。用烟雾剂时需要密闭棚室,以增强防治效果。大棚中广泛使用。4、烟雾熏蒸第29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抗药性的产生化学防治综合症(简称3R):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引起有害生物再猖獗,并造成农产品内农药残留。是近年来化学防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急待克服。与环境相容性农药:其有效成分和降解物对环境无害,原药不含对环境有害的杂质,制剂不含对环境有害的辅助成分,对天敌较为安全,对有害生物防效较好又不污染环境的农药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用最低的用药量和最少的用药次数,来减轻农药对病原物的选择压力;2、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要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3、要了解每类药剂的交互抗性和负交互抗性的情况,对已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应改用与其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品种;4、内吸性杀菌剂和传统杀菌剂混合使用,是减少抗药性产生的方法之一。(五)病菌抗药性的预防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利用抗病品种控制植物病害是最为经济、有效和易行的措施之一。对于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得以控制,而又缺乏有效农药或其它生防制剂的病害,如:土传病害病毒病害以及大面积流行的气传性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防治途径。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引种2、选种3、杂交育种4、诱变育种5、遗传工程育种(一)植物抗病育种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的:在适宜于发病的条件下用一定的病原物人工接种或在该病害的自然流行区,比较待测品种与已知抗病品种的发病程度来评价待测品种的抗病性。方法:1、抗病性的田间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