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
《甘肃饲用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甘肃饲用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制定组
二〇二五年四月
目次
一、任务来源1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1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2
四、主要工作过程2
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2
2.资料收集分析、技术准备3
3.标准编写,形成技术规程草案3
五、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3
1.适用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4
六、采用的国际标准5
七、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5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6
九、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6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6
十一、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6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6
一、任务来源
本技术规程由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在农业农村部
“高产优质饲用燕麦新种源创制”项目支持下完成。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
饲用燕麦(AvenaSativa,XX.)是我国畜牧业建设中饲草料基地种植的主要优
良牧草。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深入,舍饲、半舍饲种草养畜配套技术的
蓬勃发展,饲用燕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子需求量也连年增多。巨大的种子需
求市场使燕麦种子产业化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只有加快燕麦种子标准
化和产业化生产的步伐,对促进我国草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
意义。
饲用燕麦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燕麦,为各类动物提
供了全面的营养支撑。特别是其高含量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促进动物
生长发育、维持健康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家畜如猪、牛、羊,还是家禽和
水产动物,燕麦都发挥着关键的饲养作用。以其为主要成分的饲草不仅能提高动
物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还能显著改善动物产品的品质。燕麦的强大适应性使其
在多种饲养环境下都能保持优良的生长状态,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同时,其良
好的口感和消化性也深受动物们的喜爱,有效提高了饲养效率。饲用燕麦在畜牧
业中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对高品质动物产品的需
求增加,饲用燕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未来,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和配方优化,
饲用燕麦饲草将更好地满足各类动物的个性化营养需求,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
展。
我国《“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开展规划》指出,加速推进饲草良种扩繁。
在甘肃河西走廊支持建设温带暖温带饲草繁种核心区,辐射带动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区,突出苜蓿、全株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重点品种。支持各地
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饲草繁种基地,聚焦主导品种,加快良种扩繁,提升区域内
饲草供种能力和种子质量。
“甘肃饲用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的制定不仅是农业技术标准化的体现,
1
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生态治理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
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是在本团队在项目支持下,通过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总结
多年的水、肥、密度耦合实验,加之饲用燕麦种子生产技术经验,查阅国内外关
于甘肃地区饲用燕麦良种扩繁有关技术资料,同时在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草种业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多年的相关试验,涉及饲用燕麦生产环境、
地块选择、施肥整地、备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收获、种子清选
与贮藏和档案管理等内容,确保技术规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
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权威
性。此外,我们还积极借鉴国内外饲用燕麦良种扩繁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进
行创新和完善,以期形成具有权威性和生产实践指导价值的甘肃地区饲用燕麦良
种扩繁技术规程。
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内容。同时,结合已有文献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归纳、总结。主要参考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
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4404.4粮食作物种子燕麦》、《NY/T496
肥料合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