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020.01CCSZ01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6059—2025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hydrobiologicalinvestigation
2025-04-03发布2025-05-0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6059—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调查程序 2
4.1调查方案 2
4.2调查实施 2
4.3调查成果 3
5调查点位布设 3
5.1布设原则 3
5.2布设方法 4
6调查频次和时间 4
6.1浮游动物、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水生维管植物、着生藻类、鱼类 4
6.2两栖、爬行动物 4
6.3水鸟 4
7调查内容 4
7.1浮游动物 4
7.2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6
7.3水生维管植物 7
7.4着生藻类 9
7.5鱼类 11
7.6两栖爬行动物 13
7.7水鸟 15
8质量控制 15
8.1样品采集 16
8.2样品保存与运输 16
8.3鉴定与数据分析 16
8.4安全管理 16
9调查报告 16
附录A(规范性)调查记录表 17
DB13/T6059—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利厅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云鹏、崔希东、李明良、时晓飞、丁二峰、张少彤、席怀平、胡健、李春燕、徐伟伟、张俊芝、张文、刘婧、王丽萍、付博超、郭洪起、孙志琢、景彦亭、程朝立、张宝海、杨婷婷、王鹤鸣、蒋波。
DB13/T6059—2025
1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生生物调查程序、点位布设、频次和时间、质量控制、调查报告的一般要求以及浮游动物等不同种类水生生物凋查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体(不包括入海河口)的水生生物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710.12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水生维管植物
HJ1295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
HJ1296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SL733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在水中营悬浮生活、没有或仅有微弱游动能力的微型动物,通常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四类。
3.2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enthicmacroinvertebrate
部分或全部生活史栖息于水体的水底表面或底部基质中,个体大于500μm的无脊椎动物。
3.3
水生维管植物aquaticvascularplant
一年中至少数月生活于水中或漂浮于水面的维管植物。根据生活型的不同,通常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来源:HJ710.12-2016,3.2]
3.4
着生藻类perphyticalgae
又称周丛藻类、浮生藻、底栖藻类,附着在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植物、动物、石头、人工基质等)表面的微藻。淡水中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
3.5
水鸟waterbirds
DB13/T6059—2025
2
生态学上主要依赖湿地生存,且在形态结构和行为上对湿地形成适应特征的鸟类。一般包括游禽和涉禽。
4调查程序
4,1调查方案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范围和水生生物调查对象,了解调查对象特征,提出具体调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