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航空航天O形圈沟槽尺寸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第2批国家标准制订计划(国标委发[2024]18号文)下达,本标准由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5)归口。
计划项目名称:《航空航天O型圈沟槽尺寸》。计划号T-469。
由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5)归口。项目周期为12个月。
计划牵头单位: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2制定背景
航空航天流体控制系统的静密封应用中,O形圈使用最为广泛。通过编制本标准明确静密封应用中O形圈沟槽的粗糙度、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提供推荐的沟槽尺寸系列,以更好地指导航空航天流体控制系统静密封应用中O形圈沟槽的设计和选用。
1.3协助单位及工作分工
本标准的主要参与单位有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成。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结合实际应用经验,对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等工作,全面协调标准起草和试验验证工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分析,以及其他材料的编制等工作。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分析,以及其他材料的编制等工作,编制组成员主要分工见表1。
2
表1编制单位及人员分工
单位
姓名
分工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王献岭
负责技术内容把关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李绪凯
参与标准编制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贾方迪
参与标准编制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侯松峰
参与标准编制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吴永辉
负责标准化审查
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
谢春稳
参与标准编制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任海涛
参与标准编制
1.4起草过程
(1)项目启动阶段
2022年4月,根据工作需求,组建标准编制工作组,提出了标准的编制需求,确定了任务分工和项目进度要求等内容。
(2)初稿阶段
2022年6月-12月,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及标准的收集、分析工作;
2023年8月,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本文件和相关标准资料的翻译工作;
2024年4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2024年第2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2025年3月,由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在新乡召开了标准项目启动会,成立了项目组,确定项目成员,落实分工,确定编制大纲及编制要点,
正式启动标准编制工作。
2025年4月,标准起草负责单位在工作组协商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了标准工作组草案初稿及编制说明。
2025年4月15日,由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在新乡完成厂内评审。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项目编制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a)本标准使用翻译法修订采用ISO23748:2016(E)《航空航天-O形圈沟槽
3
-尺寸》(英文版);
b)标准编写格式及要求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有关规定进行。
2.2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2.1标准框架
本标准框架主要按照GB/T1.1-2020的要素框架确定,主要包括:
a)前言;b)范围
c)规范性引用文件;
d)符号;
e)规定的特性;f)标记
g)图纸描述
h)参考文献。
2.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来源与确认
本标准的内容使用翻译法修订采用ISO23748:2016(E)《航空航天-O形圈沟槽-尺寸》(英文版),对航空航天流体控制系统的静密封应用中的O形圈沟槽尺寸及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并推荐了O形圈沟槽的尺寸系列。
2.2.3标准关键要素和核心指标差异性分析
该项标准相近似的国外标准有IS03601-2《流体动力系统-O形圈第2部分:一般应用的沟槽尺寸》、SAEAS5857《沟槽设计,O形圈和其他密封,静密封》以及SAEAS6235A《面密封沟槽设计,静密封,O形圈和其他密封,航空航天液压和气动》。梳理各标准内容,该3项标准规定了沟槽设计要求和尺寸要求,尺寸系列有所不同,侧重于设计要求,未规定沟槽的系列号,不能在设计图纸中直接引用。
相近似的国内标准有HB7520《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梳理其内容,HB7520《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中规定了O形圈沟槽的结构形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