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航天科工天隼实验室招聘4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苏轼《水龙吟·序》中提到“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
A.婉转动听
B.悲凉凄切
C.高亢嘹亮
D.沉郁雄壮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对“穿云裂石”这一词语在形容声音方面含义的理解。“穿云裂石”意思是穿破云天,震裂石头,体现出声音的强烈程度极高。选项中描述声音婉转动听强调声音的柔美、悦耳;悲凉凄切突出声音带有悲伤、凄惨的情感;沉郁雄壮侧重于声音深沉、有气势且带有一种悲壮的感觉。而高亢嘹亮能很好地体现出声音如同穿破云天震裂石头一般,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音量,与“穿云裂石”的含义相符,所以正确答案应选描述声音高亢嘹亮的选项。
2、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主要趋势。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
B.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
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
D.废电池和其他废品一起填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不同能源利用方式和废品处理方式对环境保护影响的理解。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相比煤、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虽然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比煤和石油少,但它仍然属于化石能源,燃烧时还是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仍存在一定影响,并非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核能虽然能量密度高,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核泄漏等事故会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且长期的危害。并且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核废料处理也是一个难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水力发电是一种较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虽然可能存在一些生态影响,但总体上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不一定最有利于环境保护。废电池和其他废品一起填埋,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这些物质会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如果将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会导致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不利于环境保护。综上,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
3、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全面部署了教材修改工作,要求将中小学地方教材中“8年抗战”一律改为(),以全面展现日本侵华的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历史是前后连贯的整体,需在课程教材中系统、准确地予以体现。
A.12年抗战
B.14年抗战
C.15年抗战
D.19年抗战
【答案】:B
【解析】教育部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教材修改工作全面部署,将中小学地方教材中“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这一修改全面反映了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段长达14年的历史包含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完整过程,故应选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4、2020年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放管服”就是()。
A.简政放权、放管协调、服务社会
B.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C.下放权力、下放管治、优化服务
D.中心下放、放管结合、服务到位
【答案】:B
【解析】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选项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表述符合放管服的定义。而简政放权、放管协调、服务社会,下放权力、下放管治、优化服务,中心下放、放管结合、服务到位的表述均不符合官方对放管服的规范定义。所以正确内容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5、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拉
D.赫鲁晓夫
【答案】:A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后已不适应新情况,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情况下,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于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执政后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布哈拉是乌兹别克斯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