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昆明市安宁市教育体育系统面向安宁市外选调中小学教师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
A.受贿罪
B.挪用公款罪
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私分国有资产罪
【答案】:D
【解析】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与题干中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不符。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并非题干所描述的集体私分国有资产情形。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不能说明来源的行为,也不符合题干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定义。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与题干描述一致。所以该题应选私分国有资产罪。
2、“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出自李白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里“谢公”指的是()。
A.谢安
B.谢玄
C.谢万
D.谢灵运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文学常识中古诗内容所涉及人物的理解。题干诗句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屐”是关键破题点。谢灵运喜欢游山,他特制了一种便于登山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被称为“谢公屐”。而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玄是东晋名将,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谢万是东晋名士。所以诗句中“谢公”指的是谢灵运。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举行一次。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答案】:B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常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对应的是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的内容。
4、在下列几种应用文中,具有公文法定效用的是()。
A.倡议书
B.讲话稿
C.调查报告
D.介绍信
【答案】:C
【解析】公文法定效用是指公文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等法定效力。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不具有公文法定效用。讲话稿是领导或有关人员在会议、活动等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一般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权威性和效力。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用以指导工作,它是一种事务性文书,不具有公文的法定效用。介绍信是用来介绍联系接洽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派人到其他单位联系工作、了解情况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用的函件,不属于法定公文,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但在一些情况下,经过法定程序制发的调查报告可以作为公文附件等发挥法定效用,而其他选项基本不具备公文法定效用。所以具有公文法定效用的是调查报告。
5、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答案】:A
【解析】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其目标具有综合性和根本性。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结果,但并非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目标,它更侧重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未突出产业结构本身的特征。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达成的一个方面,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之一,但不是最终目标。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手段,是为了实现更高级的产业结构状态而采取的措施。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高级化体现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过程,包括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增加等;产业结构合理化则强调产业间的比例协调、资源配置合理,使产业结构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6、()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注:原题目实际考查完整表述应该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里推测补充“犯罪的时候”使题目完整符合考查逻辑。
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