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陶瓷球轴承 氮化硅球 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26.92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4.73千字
文档摘要

2

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次标准制定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2]17号)的要求,由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负责《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项目计划编号:T-609)的制定工作,并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4)归口。

(二)修订背景

氮化硅(Si3N4)材料具有比重小、硬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电绝缘、无磁、自润滑等优良特性。热等静压氮化硅球滚动体与普通钢球相比,具有离心力小、极限转速高、摩擦力矩小、运转精度好、无电流腐蚀、寿命长等优点,主要用于高端装备制造业、风力发电行业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压牵引马达由于电流泄漏,轴承内部的电点腐蚀容易引起电点腐蚀,最终可能导致早期故障。陶瓷轴承取代钢球轴承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趋势,氮化硅陶瓷球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前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2025年汽车数量指标。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陶瓷球市场空间将接近40亿元,2030年将接近200亿元。

3

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陶瓷球市场空间将接近13亿元,2030年将超过100亿元。

随着陶瓷球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大量应用,现行氮化硅陶瓷球在外观、性能、形状误差和粗糙度、检验规则等方便已不再适合产业发展,通过对标准进行修订,将有助于规范行业市场,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氮化硅轴承球以及绝缘轴承行业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起草过程

在标准项目计划下达后,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组织成立了《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并组织召开了工作组会议。本次会议确定了标准修订原则、修订方案、修订工作计划及修订组成员。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3.1预阶段(2023.4.9-2023.4.11)

工作组结合GB/T31703—2015实施过程中行业反馈意见,检索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本标准的修订方案。

3.2立项阶段(2023.4.9-2023.4.11)

工作组根据标准修订技术路线,开展了机床主轴用氮化硅陶瓷球、新能源汽车绝缘轴承氮化硅陶瓷球缺陷标准、形状误差和表面粗糙度评价指标分析,批次最大允许密度标准偏差的分析,实验抽样方案及合格判据指标的分析。

4

3.3起草阶段(2023.9.10-2023.12.10)

工作组基于立项阶段分析工作,形成标准草案。

3.4审查阶段(2023.12.10-2024.3.10)

开展标准审查会,对本标准进行初审,工作组汇总审查组提出的意见并分析后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提交至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四)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修订单位是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标准工作组成员分别为张伟儒、张哲、王方香、丁艳、康华峻、邹景良、徐鹏、孙峰、王晟、王再义、张宝存、张辉、王硕、黄硕、李东升。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及其分工如表1所示。

表1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及其分工

单位名称

分工

主要工作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负责单位

负责标准总体方案及工作计划制定、性能指标确定、试验验证等工作。

负责标准撰写和主要内容改进等工作。

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

负责单位

负责部分试验验证及内容的改进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及其分工如表2所示。

表2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及其分工

姓名

主要工作

张伟儒、孙峰

负责标准指导工作

张哲、王方香

负责标准总体方案制定

5

丁艳康、华峻

负责标准前期策划工作

邹景良、徐鹏

负责标准验证方案的策划工作

王晟、王再义

负责标准技术方案撰写及申报

张宝存、张辉

负责标准撰写工作

王硕、黄硕、李东升

负责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确定、试验验证等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修订编制原则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及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规定和要求,编制本文件。

本文件制定的原则是保持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其中测试适用性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标准水平。

(二)标准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

本标准与现行GB/T31703—2015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