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讨
摘要:选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为研究范围,通过全面提升师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专业教学与企业课程深度衔接,专业内涵式建设与发展,校企共建基地制度与保障机制,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育与餐饮行业培训优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动学校、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208-02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双型教师[3]。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是既面向课堂又面向企业和市场的校内外培训培养基地,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具有重要意义[4]。实现实训场地、科研项目、人力、技术、设备、资金、信息、培训教材等资源共享,校企共同培养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项人才,在帮助学校培育烹饪实践型人才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缺乏问题,从而促进培训培养基地的长效开展[5]。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意义
三、校企共建培养培训基地的问题与困难
目前,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训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轨。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意愿不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保障,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共建基本以生产实习基地的合作形式为主,没有把企业文化与企业运营体系课程真正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将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务实长效规划运作,缺乏制度与机制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主体权利与义务关系需要界定理清、校内校外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不完善、设施设备陈旧、师资不足、课程体系没有与时俱进、专业内涵式建设欠缺等。
四、“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方法探讨
(一)提升师资力量
(二)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参照国家对学生生产实习教育平台建设的安排要求,与品牌五星级酒店及餐饮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实习合作平台,完成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校企共建制度建设及“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制定。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强化校内校外生产实训,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师资条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菜品研发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扩大专业建设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拓展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校外实训计划、实训过程的管理及考核,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性的校外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提升校企共建培养培训基地制度与保障机制水平。
(三)提高专业教学与企业课程衔接力度
(四)夯实专业内涵式建设
开展教学改革,引入优质企业管理与运营实践课程,建立完善的课程标准体系。加强与企业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以校级精品课网络资源为基础建成共享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对其他学校的烹饪专业建设和餐饮企业管理与生产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挖掘专业内涵,强化专业办学特色。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2013.晓瑜.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制度体系建设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
[3]徐英辉,申茹.校企共建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4-5.
[4]姜丽.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践研究[J].中国培训,2016(06):58.
[5]饶华,刘斌.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对江西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3):37-39.
[6]丁金昌,童卫军.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2008.
[7]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2007.
[8]张令文,李曼杰,王雪菲,计红芳,毕继才,马汉军.校企协同“四位一体”培养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模式探索[J].农产品加工,2022(17):122-124.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43)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