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团体标准
《广西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项目来源
根据《广西茶业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茶协字[2023]第18号)文件精神,由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梧州学院、广西茶业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南宁市香积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
位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广西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程》。
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项目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茶语“品茶品味品人生”“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等,将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优秀代表,推向了崇高境界。习总书记的“茶叙外交”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普及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方法。
教育家们一致认为,传统文化教育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用传统文化来影响、熏陶儿童。以儿童可接受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和载体呈现给孩子们,吸引他们亲近、热爱、眷恋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茶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必要让孩子去了解、感受。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少儿茶艺培训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的形式,已经受到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强烈关注。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少儿茶艺培训在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开展,但是由于茶文化的地域性,全国各地文化艺术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少儿茶艺培训的课程标准,技能水平评价的方法以及考核鉴定的标准和方法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对于提高少儿茶艺培训质量和规范评价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教育部2021年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提出小学阶段应“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由启蒙教育入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内心深处最早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是少儿茶艺培训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从少儿茶艺培训开始,这是已经建立起广泛的价值认同,但是目前的现状是缺乏顶层设计与目标引领、课程资源稀缺、教育过程存在“小学化”“成人化”倾向,没有形成少儿茶艺培训评价,无目标引领,无标准参照。
广西是产茶大省,茶文化的宣传与普及,茶艺培训的推动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势态,少儿茶艺培训也已经进入普及和推广的需求阶段。少儿茶艺培训建立规范化培训的团体标准,有标准可依据,有标准可衡量,有标准可监督,势在必行。
项目目的意义
本标准的制定,将填补广西少儿茶艺培训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的空白。将广西少儿茶艺培训技能等级评价标准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广西少儿茶艺相关技能训练的规范程度,从而提升广西少儿茶艺培训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同时作为少儿义务教育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素质教育,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凸显广西产茶区的茶文化风格,为广西茶文化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体现,少儿茶艺培训热度不断提升,各种形式、各类培训机构的少儿茶艺培训呈现出标准不一、良莠不齐的现象。本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指导各中小学校,各类培训机构培训的少儿茶艺培训框架和标准,规范少儿茶艺培训,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权威性,有效解决了各中小学校和培训机构无标准可依的瓶颈,可谓众望所归。
三、标准编制过程
(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团体标准《广西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由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写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南宁市芳君默茶工作室、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西茶业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汇宁舍予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柳州市侗天湖农业生态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相关人员配合。
(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
标准编制工作组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查询与少儿茶艺等级评价相关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
TCTSS4-2019《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程》
T/CTSS3-2019《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TCTSS6-2020《中国茶艺水平评价规程》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