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团体标准
《柔力球表演项目创编指南》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制定背景
1.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在
第一项柔力球运动项目团体标准《柔力球规范动作指南》实施以来,
为进一步促进项目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晋中市体育局作为柔力球
发源地项目主管部门,经过前期大量调研、资料收集和讨论,确定以
编撰《柔力球表演项目创编指南》的标准化来推动项目快速高质量发
展,并委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承担完成该项目。
《柔力球表演项目创编指南》于2025年列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团体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CSSS-2025-061。
2.制定背景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推进,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柔
力球运动作为一项植根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融合现代健身理念的创
新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科学健身价值,日益受到社会各界
的关注与喜爱。它以柔克刚、圆润连贯的运动特点,不仅体现了东方
哲学中“刚柔并济”的智慧,更在当代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领域焕发
出蓬勃生机。随着柔力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表演项目的创编逐渐成
为推动其文化传播、技术提升和艺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1
2023年起实施的柔力球项目第一项团体标准T/CSSS001—2022
《柔力球规范动作指南》为柔力球技术动作标准化提供了基础框架,
但其在表演项目的创编、竞赛规则等方面仍需细化。根据国家标准化
建设的政策导向,为进一步促进和持续推进这一项目的规范化、专业
化发展,制定关于柔力球表演项目创编的标准化势在必行。
柔力球运动是当代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的典范。经过30多年的推广发展,柔力球运动很快从发源地晋
中传遍了全国,登上了全运会赛场,走出了国门,风行世界,国内外
习练人群逾千万人。面对习练人群中庞大的表演项目习练群体,现有
的柔力球套路已逐渐不能满足大家的习练需求,要进行自我创编、即
兴展示。对于如何能创编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自身特点
的,又能激发锻炼欲望的专属表演套路,是广大柔力球表演项目习练
者的诉求和愿望。为实现这一愿望,晋中市体育局作为柔力球发源地
项目主管部门,经过前期大量调研、资料收集和讨论,确定以编撰《柔
力球表演项目创编指南》的标准化来推动项目快速高质量发展,并委
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承担完成该项目,这也正是白榕老师
发明柔力球的初衷所在。
本标准将立足于柔力球运动的核心技术原理与文化内涵,结合国
内外表演艺术与体育竞赛的先进经验,为柔力球表演项目的创编提供
系统性、科学性的指导框架。通过明确技术标准、艺术表达、编排逻
辑及安全性要求,建立标准化的评价体系,确保编排的合理性与训练
的安全性,提升表演项目的专业水平;通过规范化的指导,降低创编
2
门槛,使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爱好者均能参与其中,助力柔力球运
动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通过规范与创新并重的创编实践,柔力
球表演项目能够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体育与艺术的桥梁,为全民健
身事业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二)起草人员及其所在单位,以及分工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山西省晋中市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
学研究所、晋中学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晋中市太极柔力球协会。
具体分工见下表:
标准起草工作分工表
起草人起草单位分工
负责对接标准编制管
任继东晋中市体育局
理工作。
负责组织调研、信息
王永萍、白榕、杨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