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显示、打印、制表
B、排序、索引、统计
C、选择、投影、连接
D、关联、更新、排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和连接。选择是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投影是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连接是将两个关系模式通过公共属性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而排序、索引、统计、显示、打印、制表、关联、更新等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
2.在数据库系统中,对存取权限的定义称为()。
A、授权
B、审计
C、定义
D、命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授权是指对数据库用户授予某种操作权限,在数据库系统中,对存取权限的定义就是授权。命令通常是执行某种操作的语句;定义比较宽泛,不如授权准确针对存取权限;审计主要是对数据库操作等进行监督检查,与定义存取权限无关。
3.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A、不可分解的
B、互不相关的
C、长度可变的
D、互相关联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规范化理论要求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每一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如果属性可以分解,就会破坏关系的原子性,导致数据冗余、更新异常等问题。互不相关不是规范化理论对属性的要求;长度可变与否与规范化理论无关;互相关联也不是针对属性的这种特定要求。所以答案是A。
4.在DBS中,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一级的结构,称为()。
A、内模式
B、外模式
C、概念模式
D、用户模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它是数据库中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一级的结构,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所以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一级的结构是内模式。
5.建立数据库三级模式的功能由SQL语言的()完成。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操纵功能
C、数据查询
D、数据控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数据库三级模式包括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可以用来定义数据库的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所以建立数据库三级模式的功能由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完成。
6.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B、其他三个答案都不对
C、可再分
D、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唯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关系模式的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原子性是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之一,它确保每个属性都代表一个单一的值,而不是一个组合值或重复值。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便于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如果属性可再分,就会破坏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增加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属性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必须唯一,以确保能够准确地标识和引用每个属性。
7.SQL集合成员资格比较“元组IN(集合)”中“IN”与下列()操作符等价。
A、=ANY
B、<>ALL
C、<>ANY
D、=ALL
正确答案:A
8.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A、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B、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C、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子模式DDL主要用于描述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它定义了用户能够看到和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结构,与特定用户或应用程序相关,用于定制化数据视图。而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由模式DDL描述;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由物理DDL描述;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是一种面向用户、面向现实世界的数据模型的描述。
9.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
A、候选码
B、主属性的值
C、主码
D、数据项
正确答案:A
10.设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r和s,则(R×S)操作结果的属性个数为()
A、r+s
B、r-s
C、r×s
D、max(r,s)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关系R和S进行笛卡尔积操作(R×S),其结果的属性个数为R的属性个数r与S的属性个数s之和,即r+s,所以结果大于r+s,答案选A。
11.关系模式R的整个属性组是码,则R满足的最高范式至少是()。
A、3NF
B、1NF
C、2NF
D、BCNF
正确答案:A
12.需求分析调查的内容是“数据”和“处理”,不包含哪个方面的要求()
A、信息要求
B、完整性要求
C、处理要求
D、安全性要求
E、真实性要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需求分析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和处理,数据方面涵盖信息要求、完整性要求、安全性要求等,处理方面包括处理要求等。而真实性要求并不在需求分析调查关于“数据”和“处理”的直接内容范畴内。
13.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