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将多媒体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有助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并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化静为动,激发兴趣”“变虚为实,启发思维”“直观演示,攻克难点”“串联知识,有效复习”四个方面分析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兴趣;思维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补充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并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和深化理解.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兴趣、解决难题、提高复习效率,并节省教学时间.
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对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抽象程度较高,一些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有限,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传统教学受限于技术和设备,教师通常使用口头讲解、绘图和计算等方法传授难以理解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学生难以直观理解静态知识,最终可能失去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它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技术手段,还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静态知识动态化,如视频、声音、图象等因素的介入,让教学变得生动且富有灵气,学生在这种趣味横生的背景下激发学习动机,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案例1教学“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这两个定理对学生来说既难以理解,也难以在实际中灵活应用.为了突破这一现状,笔者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将静态图象动态化,学生能迅速掌握这两个定理的含义.
显然,多媒体的融入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若沿用传统方法在黑板上画线和讲授,既耗时又费力,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将静态内容动态化,有助于克服教学难题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变虚为实,启发思维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多,教学时间紧,学生的学业负担重.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最佳策略是确保学生能在相同时间内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成果.
研究指出,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和记忆方法更为重要.多媒体技术通过图象和声音将抽象内容具象化,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有效提升他们的探索和思维能力.
案例2教学“棱柱的定义”.
棱柱是两个平行面和若干四边形面构成的几何体,相邻四边形的边互相平行.有些学生认为,棱柱不就是“平行线段在两平面间相等,且每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吗?定义棱柱时,不就可以直接指出侧面均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就是棱柱吗?
为了有效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棱柱产生深刻理解,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两个面平行,而其他各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十二面体,如图1所示).面对直观图形,学生瞬间就明白了这个定义的内涵.
多媒体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定义理解,并清晰认识到理解上的偏差.由此可见,多媒体化虚为实的功能不仅能辅助数学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直观演示,攻克难点
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通常难以理解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讲解,但学生可能仍无法深刻理解知识.因此,攻克教学重点与难点成为每位教师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问题.
笔者发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直观的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快速突破教学难点.
案例3教学“函数”.
本章节的知识点较多,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每一类函数都要研究其图象、性质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通常分别讲解各类函数,学生可能觉得自己理解了,但在判断多个函数时往往出错.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重点与难点,无法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问题:经调查,2022年我国约有14.1亿人口,相较于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增加了5.38%,若按照这一比例持续增长,预计2044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________(写表达式),208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________(写表达式).到哪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可达到16亿?
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许多学生在应用指对互化和换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借助多媒体将2010~2022年的人口总数变化情况展示出来,可让学生从直观中发现攻克问题的关键.关于指对互化与换底过程,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标注学生的易错点以提醒和强调.
串联知识,有效复习
高考数学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须在复习时整合所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尝试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