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SF特殊检查:(1)特异性细菌抗原测定:可快速确定致病菌。(2)CSF中乳酸脱氢酶(LDH)、乳酸、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免疫球蛋白(Ig)等,无特异性,有参考价值。第63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其他:①血培养;②皮肤瘀点培养;③局部病灶分泌物培养:咽、皮肤浓液、新生儿脐分泌物;④影像。第64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诊断: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体征,应尽快查CSF以明确诊断。八、鉴别诊断:(一)病脑;(二)结脑;第65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深部真菌病):起病较慢,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致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CSF检查似结脑。确诊:CSF墨汁染色见有厚荚膜的发亮园形体,或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第66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Mollaret脑膜炎:病因不明,反复出现类似化脑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但CSF病原学检查均“-”,可找到Mollaret细胞,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应注意与复发性化脑鉴别。第67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九、治疗:1.抗生素;2.肾上腺皮质激素;3.对症支持;4.并发症的治疗十、预防:普及卫生知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免疫力第68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重视呼吸道感染的预防2.预防注射(流脑)3.药物预防(流脑)第69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十一、特殊的化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鼻咽部→血循环→败血症→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第70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斑)、脑膜刺激征。暴发型流脑病情重,死亡率高10%.轻者病原菌可不侵入CNS而仅表现为败血症,也可仅局限于鼻咽部无任何临床表现或轻度上感表现。第71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病原学:脑膜炎球菌,国外发现9个血清群,我国发现3个共12个,我国以A群为主,疫苗也为A群疫苗(二)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三)传染途径:经呼吸道已上述。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哺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儿童的传播有重要意义第72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流行特征:1.发病数:大城市中小城市山区及偏僻农村(易暴发流行),平均约10年一次流行高峰;2.发病季节:冬春季;第73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发病年龄:儿童为多,6个月~2岁最高;4.发病类型:据1967、1977年流行统计60~70%为带菌者,25%呈出血型(隐性于显性感染之间),7%为上感,1%为典型化脑。第74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临床类型:1.轻型;2.普通型:约占90%;3.暴发性:又可分为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4.慢性败血症性:少见,主要发生于成人第75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实验室检查:1.血象:WBC可2000个∕mm3或更高(×109/L),中性80~90%,有DIC者血小板减少;2.CSF:压力可﹥200mmH2O,外观米汤样或脓样细胞数千以上,蛋白增多,多在200mg%以上,糖降低,氯化物降低,沉淀涂片阳性率60-70%;第76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瘀点涂片阳性率50-80%,4.血、CSF培养阳性率低,但属必要步骤。第77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并发症: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脑积水、硬膜下积水;结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Y群菌株易引起,可不伴脑膜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附睾炎等,后遗症多同其他化脑。第78页,共1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