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分切除护理查房流程
演讲人:
日期:
06
随访与长期管理
目录
01
肝部分切除手术概述
02
术前护理准备
03
术后护理重点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5
康复期护理指导
01
肝部分切除手术概述
手术定义
肝部分切除手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肝脏的一部分,用于治疗肝脏肿瘤、肝外伤、肝内胆管结石等肝脏疾病。
手术目的
切除病变的肝组织,恢复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定义与目的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
肝脏肿瘤、肝外伤、肝内胆管结石、肝囊肿、肝脏感染等肝脏疾病,以及需要切除肝脏进行活检或治疗的情况。
手术禁忌症
肝功能严重损害、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
手术基本过程
麻醉、开腹、游离肝脏、切除病变组织、止血、缝合伤口等步骤。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充分,包括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术前禁食禁水、备血等;术中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和器官,尽量减少出血和损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手术基本过程与注意事项
02
术前护理准备
患者评估与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常规测量,评估患者身体状态。
生命体征评估
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的检查,以评估患者肝肾功能。
常规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心脏功能。
肝肾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检查,以评估患者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查
01
02
04
03
心电图检查
术前健康教育
术前禁食禁饮
按照医嘱要求,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术中呕吐引起误吸。
床上排便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排便训练,以适应术后床上排便。
深呼吸与咳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有助于术后肺部扩张,预防肺部并发症。
疼痛教育
向患者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并教会患者如何评估疼痛程度及采取缓解疼痛的措施。
皮肤准备
胃肠道准备
术前用药
留置导尿管
术前一日进行手术区域皮肤清洁,备皮范围需大于手术切口范围。
根据手术需要,术前留置导尿管,以保持膀胱空虚,避免术中损伤。
术前晚行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减少术中污染机会。
按照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抗生素、镇静剂等。
术前准备事项
心理护理与支持
术前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术前访视
家属沟通
由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及配合要点,减轻患者陌生感。
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代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1
2
3
03
术后护理重点
持续监测,异常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心率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呼吸
01
02
03
04
每4小时测量一次,保持正常体温。
体温
定期测量,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
生命体征监测
切口与引流管护理
切口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03
02
01
引流管护理
确保引流管通畅,定期记录引流物的量和性质,防止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采用疼痛评分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药物镇痛
如患者教育、心理支持、物理疗法等,减轻患者疼痛。
非药物镇痛
肝功能指标监测
定期检查患者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
肝脏保护
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避免使用肝损伤药物。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肝功能和营养状况,制定合理饮食和营养支持方案。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肝衰竭、胆汁瘘等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肝功能监测与支持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密切观察引流管颜色
定期测量生命体征
遵医嘱用药
卧床休息
若引流液为鲜红色,可能提示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
术后早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出血风险。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如止血药、抗感染药等,以预防或治疗出血。
出血的观察与处理
感染的预防措施
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护理中,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观察体温变化
如出现发热,可能提示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
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以评估肝功能恢复情况。
定期检查肝功能
如出现嗜睡、意识障碍等,可能提示肝性脑病,应及时处理。
留意精神神经症状
01
02
03
04
如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可能提示肝功能衰竭。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肝功能受损时,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肝功能衰竭的早期识别
胆漏的护理要点
如引流液突然增多或呈胆汁样,可能提示胆漏。
密切观察引流量及性质
定期挤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