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 项目3 婴幼儿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pptx
文件大小:50.9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53万字
文档摘要

《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

目录绪论项目二项目三项目四婴幼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

识别、预防与照护项目五婴幼儿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项目六婴幼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项目七婴幼儿常见五官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项目八婴幼儿常见皮肤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项目九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项目一婴幼儿常见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

项目三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口炎任务一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胃食管反流任务二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腹泻任务三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肠套叠任务四

任务一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口炎

晨检时,张老师发现2岁的晓亮口腔内散布着一些白色小斑点。为确认这些小斑点是否为食物残渣,张老师协助晓亮漱了口,但漱口后,张老师发现晓亮口腔中的白色小斑点依旧存在。随后,张老师电话联系了晓亮妈妈,晓亮妈妈表示晓亮今天早上并没有什么异常表现,最近也没有感冒或发热。任务导入晓亮口腔内的白色小斑点可能是什么?针对晓亮的这一情况,张老师应如何处理?

一、婴幼儿口炎的识别口炎是指口腔黏膜因各种感染而出现的炎症,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婴幼儿口炎大多由病毒、真菌和细菌引起,可单独发病,也可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及营养不良等疾病。婴幼儿口炎因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特点不同。

一、婴幼儿口炎的识别(一)鹅口疮的识别病因多由白念珠菌(真菌)感染所致营养不良、腹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婴幼儿易患此病主要表现起病:唇、颊、舌或上腭的黏膜表面可出现散在的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后可逐渐融合成大的片状白色假膜,此膜不易剥离,若强行剥离,可见局部口腔黏膜潮红、粗糙,并伴有溢血。轻症:口腔内的白色假膜呈散在分布,患处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进食,且无全身症状。重症:口腔均被白色假膜覆盖,并伴有低热、拒食及吞咽困难等表现。若重症患儿的病情持续发展,白色假膜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和肺等处,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婴幼儿口炎的识别(二)单纯疱疹性口炎的识别病因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婴幼儿在公共场所容易传播,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表现起病: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40℃。1~2天后:颊黏膜、牙龈、舌、唇内、唇红及口周皮肤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随后迅速破溃形成溃疡,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可累及软腭、舌和咽部。患儿患处疼痛剧烈,并可出现拒食、流涎、烦躁、咽喉肿痛,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表现。单纯疱疹性口炎的病程为1~2周,患儿体温在3~5天后可恢复正常。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指由柯萨奇病毒A组和新型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常见于1~7岁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表现如下:患儿骤起发热、咽痛,可伴有食欲减退、乏力,少数还伴有呕吐、腹痛和头痛等。初起时,患儿咽部充血,咽门、软腭及腭垂等处有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有红晕;2~3天后,疱疹直径增大到4~5mm,随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红晕范围扩大、颜色加深。疱疹性咽峡炎与单纯疱疹性口炎的症状相似,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在口腔前部及牙龈处很少出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疱疹分布部位简单鉴别这两种疾病。托育有方

重视婴幼儿口腔清洁,协助婴幼儿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乳牙尚未萌出及少量乳牙萌出:在喝奶或进食后再喂少量清水,并使用清洁、柔软的纱布清洁其口腔多颗乳牙萌出:在进食后协助漱口,并于晨起、睡前协助刷牙。避免为婴幼儿提供过热、过硬和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其口腔黏膜。二、婴幼儿口炎的预防(一)保持口腔健康

定期清洗、消毒婴幼儿使用过的奶具、餐具及玩具等。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清洁、消毒地面、桌椅及橱柜等二、婴幼儿口炎的预防(二)加强卫生管理

确保婴幼儿营养摄入均衡,协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其发生营养不良。组织适当的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以增强婴幼儿的体质。二、婴幼儿口炎的预防(三)增强抵抗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婴幼儿充分的休息。

向家长科普婴幼儿口炎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掌握婴幼儿口炎的预防方法。嘱处于哺乳期的母亲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贴身衣物,喂乳前清洁乳头。二、婴幼儿口炎的预防(四)开展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人会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婴幼儿。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用温开水、生理盐水或医嘱规定的漱口水为患儿清洁口腔,每日2~4次,时间以餐后1h为宜。对鹅口疮患儿,可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对单纯疱疹性口炎患儿,可使用3%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