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护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产生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A、睾丸间质细胞
B、精子细胞
C、生精细胞
D、睾丸支持细胞
E、精原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雄激素结合蛋白由睾丸支持细胞产生,其作用是结合雄激素,维持生精小管内较高的雄激素水平,有利于精子的发生。
2.6对于被特殊细菌污染而无保留价值的物品,最彻底的灭菌方法是()
A、煮沸消毒灭菌法
B、燃烧灭菌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法
E、日光曝晒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灭菌方法。选项A煮沸消毒灭菌法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但对于一些耐热的细菌和病毒并不彻底;选项C高压蒸汽灭菌法可以在高温高压下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但对于一些耐高温高压的细菌和病毒并不彻底;选项D过氧乙酸浸泡法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但对于一些耐酸碱的细菌和病毒并不彻底;选项E日光曝晒法可以杀死一些细菌和病毒,但对于一些耐光的细菌和病毒并不彻底。而选项B燃烧灭菌法可以将物品完全燃烧,从而彻底灭菌。因此,最彻底的灭菌方法是B燃烧灭菌法。
3.眼葡萄膜色素蛋白属于
A、共同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半抗原
D、自身抗原
E、肿瘤相关抗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眼葡萄膜色素蛋白是人体自身产生的蛋白质,因此属于自身抗原。共同抗原是指多个个体共同具有的抗原,同种异型抗原是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差异,肿瘤相关抗原是指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的抗原,半抗原是指一种分子在体内不能单独诱导免疫反应,但与其他分子结合后能诱导免疫反应。
4.关于病毒核酸正确的是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B、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
C、RNA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D、不能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E、DNA皆为单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毒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病毒包膜的形成与病毒核酸并无直接关系,B错误;RNA可以携带遗传信息,C错误;病毒核酸决定病毒的感染性,D错误;DNA有单链和双链之分,E错误。
5.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
A、堵塞毛细血管
B、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
C、产生氧自由基
D、释放溶酶体酶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缺血状态下,再次灌注时白细胞的活化和聚集导致的组织损伤。这个过程中,白细胞会堵塞毛细血管,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产生氧自由基和释放溶酶体酶等,因此选项E“以上都是”是正确的。堵塞毛细血管和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导致组织缺氧和水肿,产生氧自由基会引起氧化损伤,释放溶酶体酶会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因此,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机制。
6.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时,最先受累的器官是()
A、肾
B、肝
C、脑
D、心
E、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中,肺是最容易和最早受到损害的器官,这与肺部在呼吸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易受各种损伤因素影响有关。
7.气管插管的拔管条件为
A、意识及肌力恢复,根据指令、开口、握手等,上肢可抬高10秒以上
B、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的表现
C、延后反射恢复
D、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
E、以上说法均正确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气管插管拔管需要多方面条件达标。意识及肌力恢复,能按指令做出动作如开口、握手等且上肢可抬高10秒以上,说明患者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自主呼吸恢复良好且无呼吸困难表现,保证呼吸功能正常;延后反射恢复可防止误吸等情况;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可避免气道堵塞等问题。只有以上这些条件都满足,才适宜进行气管插管的拔管操作,所以以上说法均正确。
8.清创术下列操作哪项是错误的()
A、深部伤口不宜再扩大
B、伤口周围皮肤用碘酊、乙醇消毒
C、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
D、伤口周围油污应用松节油擦去
E、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和明显挫伤的创缘组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伤口清理时需要根据伤口情况进行适当扩大,以便充分暴露伤口深部,彻底清除异物、坏死组织等,防止深部感染等并发症,所以“深部伤口不宜再扩大”是错误的操作。其他选项,伤口周围油污用松节油擦去可便于清洁;用碘酊、乙醇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能起到消毒作用;切除失去活力和明显挫伤的创缘组织可促进伤口愈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能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等,这些操作都是正确的。
9.误服敌百虫中毒时忌用哪种溶液洗胃()
A、4%碳酸氢钠
B、0.9%氯化钠注射液
C、1:5000髙锰酸钾
D、温开水
E、蒸馏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敌百虫中毒时禁用2%-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因敌百虫遇碱性药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所以忌用4%碳酸氢钠洗胃。
10.关于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