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引起细胞外液量正常的低钠血症的原因是
A、肾素减少
B、钠摄入减少
C、心钠素增多
D、ADH增多
E、醛固酮增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抗利尿激素(ADH)增多时,水重吸收增加,可引起细胞外液量正常的低钠血症。肾素减少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这种情况;钠摄入减少通常会引起低渗性脱水等,但不一定是这种特定类型低钠血症;心钠素增多主要是利钠利尿等作用,与该情况关系不大;醛固酮增多主要影响钠钾代谢,对这种细胞外液量正常的低钠血症影响不典型。
2.下列关1,25-(OH)2-D3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调节钙磷代谢,使血钙升高
B、可看成是一种激素
C、是由维生素D3经肝脏直接转化而成
D、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
E、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骨及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25-(OH)?-D?是由维生素D?经肝脏羟化形成25-(OH)D?,再在肾脏进一步羟化而成,并非由维生素D?经肝脏直接转化而成。它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可看成是一种激素,调节钙磷代谢使血钙升高,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骨及肾。
3.患者,男性,70岁,因腹股沟斜疝入院,入院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A、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
B、手术区用沙袋压迫
C、早期下期活动
D、丁字带托起阴囊
E、平卧位,膝下垫软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早期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以免引起腹压增加导致疝复发等不良后果。丁字带托起阴囊可防止阴囊水肿;手术区用沙袋压迫可减轻局部渗血;平卧位,膝下垫软枕可减轻腹部张力;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可减轻腹压对伤口的冲击,这些都是正确的术后护理措施。
4.对于极微量(ng水平)抗原的检测,首先可考虑使用
A、反向间接血凝法
B、荧光抗体技术
C、放射免疫测定
D、ELISA法
E、单向免疫扩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放射免疫测定的灵敏度高,可用于极微量抗原的检测,能检测到ng水平的抗原。反向间接血凝法、荧光抗体技术、ELISA法、单向免疫扩散的灵敏度相对不如放射免疫测定,一般不能用于极微量抗原的检测。
5.血液透析时,动静脉瘘口的管理哪项是错误的()
A、严禁在造瘘侧肢体抽血、输液,但可测量血压
B、保持局部伤口无菌
C、造瘘肢体不能受压
D、避免包扎过紧
E、造瘘肢体不能过度弯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液透析时,严禁在造瘘侧肢体抽血、输液、测量血压,因为这些操作可能会影响动静脉瘘的血流量,甚至导致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保持局部伤口无菌可防止感染;造瘘肢体不能过度弯曲、受压以及避免包扎过紧,都是为了保证动静脉瘘的正常血流通畅。
6.下列哪种病人临床上不出现发绀
A、急性肺炎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自发性气胸
D、严重贫血
E、右心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其常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含量增多所致。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时,皮肤和黏膜便可出现发绀。严重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即使其全部处于还原状态,也不易达到引起发绀的阈值,所以临床上不出现发绀。而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右心衰等疾病均可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出现发绀。
7.抗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主要依赖的细胞是
A、中和抗体
B、干扰素
C、CTL细胞
D、NK细胞
E、巨噬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抗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主要依赖的细胞是CTL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可特异性杀伤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和抗体主要参与体液免疫,作用是中和病毒,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干扰素主要是干扰病毒复制;NK细胞可非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等,但抗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主要靠CTL细胞;巨噬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也有参与,但不是主要依赖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细胞。
8.在经典和旁路途径中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Clq
B、Clr
C、C2
D、C3
E、C4
正确答案:D
9.关于IgG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球蛋白
B、能通过胎盘
C、血清中含量最多
D、IgG1、IgG2、IgG4的Fc段能与SPA结合
E、其作用与抗体完全一样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IgG是一种球蛋白,血清中含量最多,能通过胎盘,IgG1、IgG2、IgG4的Fc段能与SPA结合。但IgG只是抗体的一种,不能说其作用与抗体完全一样,抗体包含多种类型,各自有不同特点和功能,所以E选项错误。
10.大肠埃希菌感染时的脓液特点为()
A、脓液稠厚,色黄,不臭
B、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
C、脓液稠,有粪臭
D、脓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