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推拿治疗学新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题)
1、天门、攒竹的功效,正确的是()
A.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B.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C.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脑
D.开阳止泻、降逆止呕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门、攒竹的功效。选项A中,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并非天门、攒竹的典型功效,故A选项错误。选项B里,清热、镇惊、利尿、明目与天门、攒竹实际的功效不匹配,所以B选项错误。选项C,天门、攒竹具有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脑的功效,C选项正确。选项D,开阳止泻、降逆止呕也不是天门、攒竹的主要功效,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
2、胃脘痛的治疗原则是()
A.理气止痛
B.温阳止痛
C.化瘀止痛
D.消炎止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胃脘痛的治疗原则。胃脘痛,又称胃痛,主要是因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所致。在胃脘痛的治疗中,理气是关键环节。理气能够调节气机,使胃气顺畅,恢复胃的正常通降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因此理气止痛是胃脘痛治疗的基本原则。选项B中温阳止痛,温阳一般适用于阳虚寒凝等情况,并非所有胃脘痛都是由阳虚导致,所以温阳止痛不能作为胃脘痛的普遍治疗原则。选项C中化瘀止痛,化瘀主要用于瘀血阻滞的病症,胃脘痛虽可能存在瘀血情况,但瘀血并非是胃脘痛的根本病因和普遍病机,故化瘀止痛也不是基本原则。选项D中消炎止痛,“消炎”并非中医术语,中医治疗注重从整体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等来达到治疗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消炎概念,所以此选项不符合中医对胃脘痛的治疗思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3、关于推拿的作用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B.理筋整复、舒筋缓急
C.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D.滑利关节、松解粘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推拿作用原理的理解。逐一分析各选项:-选项A:推拿可以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和穴位,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选项B:运用推拿手法能够对筋骨进行调整复位,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实现理筋整复、舒筋缓急的效果,该选项说法正确。-选项C:“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并不是推拿的作用原理,而是推拿手法操作的基本原则,并非作用原理范畴,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选项D:推拿可以通过各种手法活动关节,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解除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达到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的目的,该选项说法正确。综上,答案选C。
4、正常腰椎前屈可达()
A.80°~90°
B.90°~100°
C.70°~80°
D.70°~90°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正常腰椎前屈的活动范围知识。在人体生理结构及运动功能中,正常腰椎前屈的角度范围是相对固定的医学标准知识。选项A中80°-90°是符合正常腰椎前屈角度范围这一医学常识的准确表述。选项B的90°-100°,角度范围超出了正常腰椎前屈所能达到的程度;选项C的70°-80°,下限角度低于正常腰椎前屈角度范围;选项D的70°-90°,下限的70°也不在正常的腰椎前屈角度标准内。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5、推拿在中国古代又称为()
A.导引
B.按跷
C.按法
D.反射疗法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推拿在中国古代的别称。逐一分析各选项:-A选项“导引”,它是古代一种以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养生方式和治病方法,并非推拿在中国古代的称谓。-B选项“按跷”,按跷是中国古代对推拿的一种称呼,所以该选项正确。-C选项“按法”,按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而不是推拿的古称。-D选项“反射疗法”是利用人体各部位反射区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和中国古代推拿的概念不同。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6、滚法适应下列哪个部位的治疗()
A.头部
B.颈项
C.手
D.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滚法适应治疗的部位。滚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一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力量等作用。在人体不同部位的治疗中,滚法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选项A,头部主要采用按法、揉法、扫散法等推拿手法,滚法由于其操作特点和头部的生理结构,一般较少用于头部治疗。选项B,颈项部肌肉丰富、关节活动度较大,滚法可以作用于颈项部的肌肉、肌腱等组织,能有效放松颈部肌肉、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等不适症状,是颈项部治疗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因此该选项正确。选项C,手部关节小、结构精细,通常采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等更为灵活、精准的手法进行治疗,滚法不太适合手部治疗。选项D,足部虽然也有肌肉和筋膜等组织,但由于足部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以及有众多的穴位,一般采用点按法、揉法、搓法等手法,滚法相对较少应用于足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