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解剖试题库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显微镜下细胞核浓缩,染色变深,核碎裂,是()的标志
A、实质变性
B、细胞坏死
C、水泡变性
D、脂肪变性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胞坏死时,细胞核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核浓缩,染色变深,核碎裂等,这些都是细胞坏死的典型形态学标志。而实质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一般不会出现核浓缩、核碎裂等表现。
2.通常采用的尸体剖检步骤包括()
A、接收病料
B、临床症状及尸体外部检查
C、活体采样及致死动物
D、内部检查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尸体剖检步骤通常包括接收病料,了解相关情况;进行临床症状及尸体外部检查,获取初步信息;活体采样及致死动物,为后续检查做准备;以及内部检查,全面了解病变情况等,所以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选E。
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
A、肌丝增多
B、线粒体增多
C、自噬泡增多
D、滑面内质网增多
E、粗面内质网增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细胞萎缩时,自噬泡增多是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细胞萎缩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器也会发生变化,其中自噬泡增多,通过自噬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物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而肌丝增多、线粒体增多、滑面内质网增多、粗面内质网增多均不符合细胞萎缩时电镜下的显著特点。
4.急性卡他性胃炎的病变特征为
A、胃黏膜表面渗出多量的浆液
B、胃黏膜表面覆盖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C、胃黏膜表面被覆多量黏液和脱落上皮
D、胃黏膜表面点状、斑块状或弥漫性出血
正确答案:C
5.肿瘤诊断的关键环节是
A、与瘤样病变鉴别
B、确定组织来源
C、判定肿瘤良恶性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B
6.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A、脾脏
B、肝脏
C、肾脏
D、大脑
E、心脏
正确答案:B
7.白细细胞渗出过程包括()
A、附壁
B、边集
C、游出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白细胞渗出过程包括边集、附壁、游出和趋化等。边集是指白细胞靠边;附壁是指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游出是指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所以边集、附壁、游出都属于白细胞渗出过程,答案选D。
8.发生液化性坏死基本条件是
A、含较多的可凝固蛋白
B、组织凝血较严重
C、有腐败菌感染
D、产生蛋白酶较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液化性坏死是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蛋白质少,或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易发生溶解液化,所以产生蛋白酶较多是发生液化性坏死的基本条件之一。选项A含较多可凝固蛋白不利于液化性坏死发生;选项B组织凝血较严重一般与凝固性坏死等有关;选项C有腐败菌感染主要引起组织腐败等改变,不是液化性坏死基本条件。
9.引起虎斑心的病变,属于下列哪一项?
A、坏死
B、脂肪变性
C、细胞水肿
D、玻璃样变性
E、颗粒变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虎斑心是心肌脂肪变性的一种表现,因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成黄红相间的斑纹,形似虎皮,称为虎斑心。细胞水肿主要是细胞内水分增多;颗粒变性即细胞水肿;玻璃样变性是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坏死是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0.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阑尾
B、子宫
C、四肢
D、肺
E、膀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尚通畅的四肢末端,因水分散失较多,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腐败变化较轻。肺、阑尾、膀胱、子宫一般不易发生干性坏疽。
11.白细胞在游出时会引起()
A、整个血管壁受损
B、血管基底膜损伤
C、血管扩张
D、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E、血管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C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腱>肾小球
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组织细胞分为三类: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永久性细胞。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最强,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被覆细胞、男性及女性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上皮、淋巴及造血细胞等;稳定细胞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如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原始间叶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骨母细胞等,还包括平滑肌细胞;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极弱或无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骨属于稳定细胞,平滑肌细胞属于稳定细胞,神经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骨的再生能力强于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再生能力强于神经细胞,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中神经细胞再生能力弱,肝细胞属于稳定细胞,再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