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时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
A、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直接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E、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正确答案:A
2.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泡溶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将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
D、不变
E、增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其大小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根据能斯特方程,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升高时,钾离子外流的驱动力减小,钾离子外流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3.下列有关胃泌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胃幽门部的D细胞所分泌
B、胃中淀粉分解产物刺激其分泌作用最强
C、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
D、胃中pH降低可促进其分泌
正确答案:D
4.条件反射区别于非条件反射的关键是
A、对相同刺激的传出效应不同
B、没有反射弧
C、刺激的量不同
D、刺激的种类不同
E、有大脑皮层参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条件反射区别于非条件反射的关键是有大脑皮层参加。
5.当血钾浓度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
A、逐步升高
B、逐步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正确答案:C
6.小肠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摆动
B、容受性舒张
C、分节运动
D、蠕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和摆动。容受性舒张是胃的运动形式,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
7.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A、CO2
B、H+
C、O2
D、OH-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液中CO?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当动脉血中PCO?轻度升高时,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当PCO?升高超过一定限度时,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而H?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但其作用比CO?弱;O?只有在动脉血PO?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对呼吸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其对呼吸调节作用不大;OH?一般不参与呼吸调节。所以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O?。
8.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
A、缩胆囊素
B、促胃液素
C、盐酸
D、促胰液素
E、胆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缩胆囊素可引起胆囊强烈收缩,是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促胃液素主要促进胃酸分泌等;促胰液素主要促进胰液、胆汁等分泌;胆盐主要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盐酸主要有促进胰液、胆汁等分泌及激活胃蛋白酶原等作用。
9.保护胃黏膜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基础是
A、胃蛋白酶
B、内因子
C、水分
D、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可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物质基础。胃蛋白酶会消化胃黏膜,内因子主要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水分对胃黏膜保护作用不大。
10.肠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部分的感受器引起的
A、胃
B、十二指肠
C、口腔和咽部
D、回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肠期胃液分泌是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黏膜分泌的促胃液素等激素,刺激胃腺分泌胃液。口腔和咽部的感受器主要引起头期胃液分泌;胃内感受器主要引起胃期胃液分泌;回肠在肠期胃液分泌中作用相对较小。
11.动物胃酸显著缺乏时会导致
A、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D、小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正确答案:A
12.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延髓
B、中脑和脑桥
C、下丘脑
D、大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延髓是心血管活动调节的基本中枢,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就位于延髓。延髓内存在着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各种神经通路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调控,以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和稳定状态。大脑、下丘脑、中脑和脑桥虽然也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但不是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所在部位。
13.血流速度慢,血管壁通透性好,有利于物质交换的微循环通路为
A、营养通路
B、动静脉短路
C、动静脉吻合支
D、直捷通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营养通路是指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集到微静脉的通路。其特点是血流速度慢,血管壁通透性好,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有利于物质交换。直捷通路血流速度较快,主要功能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