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车起重设备操作与安全管理培训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操作规范与流程
01
设备基础认知
03
安全风险防控
04
维护保养实务
05
应急处理方案
06
考核认证体系
01
PART
设备基础认知
金属结构
天车金属结构包括桥架、支腿和小车架等,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载荷和应力。
吊钩与吊具
吊钩和吊具是起重作业中直接承载物品的重要部件,其强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作业安全。
制动系统
天车制动系统能够使运行中的天车或吊物迅速停止,保障作业安全。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包括电机、电器和控制设备等,负责提供动力和控制信号。
天车基本结构与功能
桥式起重机是横跨车间或仓库的起重设备,具有起重能力强、作业范围广等优点。
门式起重机安装在室外或车间大门处,具有场地利用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悬臂起重机适用于短距离、频繁吊运的场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等特点。
塔式起重机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室外作业,具有起重高度高、作业幅度大等特点。
常见起重设备类型对比
桥式起重机
门式起重机
悬臂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
核心技术参数解读
起重能力
起重能力是指天车能够安全起升的最大重量,是选择天车的重要参数之一。
跨度
跨度是天车两端车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天车的作业范围和作业空间。
起升高度
起升高度是天车吊钩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决定了天车的作业能力和工作范围。
工作速度
工作速度包括起升速度、运行速度和小车移动速度等,影响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02
PART
操作规范与流程
01
检查起重设备各部分是否完好,吊钩、钢丝绳、制动器等是否磨损或损坏。
操作前安全检查清单
02
确认电气系统是否正常,电缆是否完好,有无裸露或破损现象。
03
确认起重区域内无人,无障碍物,视线良好,风速在安全范围内。
04
确认吊具完好,吊钩、吊环、吊索等无磨损、变形或损坏。
标准作业流程分解
先将吊具与被吊物体连接,确保吊具稳定,然后缓慢起吊,确保物体平衡。
吊起物体
操作起重机,将被吊物体移动到目标位置,过程中注意物体平衡和稳定性。
物体移动
下降卸载
重复操作
在目标位置缓慢下降,确保物体平稳落地,然后解除吊具与物体的连接。
如需多次吊运,重复上述流程,确保每次操作安全、准确。
手势信号与沟通规范
指挥人员必须佩戴明显的指挥标志,并使用标准手势信号指挥起重机操作。
指挥人员
0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手势信号,并在确认指挥人员的信号后开始操作。
操作人员
02
必须设置专门的危险信号,如停止、紧急停止等,当遇到危险情况时及时发出信号,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危险信号
03
确保指挥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畅通,可以使用对讲机、哨子等辅助通讯工具。
沟通方式
04
03
PART
安全风险防控
吊物坠落
吊运过程中吊物突然坠落或失控。
挤压碰撞
操作不当导致吊物摆动、滑脱,与人员、设备或其他物体发生挤压碰撞。
触电伤害
操作电气设备或接近带电体时,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触电。
吊运超载
超过起重设备承载能力进行吊运,导致设备损坏或吊物坠落。
典型作业风险识别
显示起重设备的负载情况,避免超载。
负载指示器
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起重设备运行,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紧急制动装置
01
02
03
04
限制起重设备或吊物在特定范围内运动,防止超限。
限位器
如安全钩、防坠网等,防止吊物或人员坠落。
防坠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应用
吊索断裂、吊钩脱钩等原因导致吊物坠落。
吊物坠落事故
事故案例场景解析
操作不当导致吊物与人员或其他设备发生挤压碰撞。
挤压碰撞事故
操作电气设备时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触电。
触电事故
起重设备长期超载运行,导致设备损坏或吊物坠落。
超载事故
04
PART
维护保养实务
检查电缆、开关、控制器等是否正常,确保无裸露、破损或漏电现象。
检查吊钩、钢丝绳、滑轮、齿轮等部件是否磨损、变形或松动。
检查液压油是否充足、清洁,以及油泵、阀门、管路等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限位器、超载保护器、紧急停止按钮等安全装置是否有效可靠。
日常点检关键项目
电气系统
机械部件
液压系统
安全装置
周期性保养计划
定期更换电缆、清洁接触点、紧固接线端子,检查接地电阻等。
电气系统维护
定期加注润滑油,更换磨损的零部件,如轴承、滑轮等。
定期检查设备整体结构,紧固螺栓、调整间隙,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机械部件润滑
定期更换液压油,清洗油箱、滤清器等部件,保持液压系统的清洁。
液压系统清洗
01
02
04
03
结构检查与调整
02
04
常见故障排除指南
安全装置故障
如限位器失灵、超载保护器不动作等,应立即停止使用,检查并修复安全装置,确保其有效性。
机械故障
如吊钩变形、钢丝绳断裂等,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损坏部件,并进行全面检查。
01
03
液压故障
如油泵不工作、压力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