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某汽车侧转向灯壳塑件模型和塑料模具的建立与分析综述》1700字.docx
文件大小:33.3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16千字
文档摘要

某汽车侧转向灯壳塑件模型和塑料模具的建立与分析综述

1.1某汽车侧转向灯塑料模具的基本组成

塑料模具的板型主要包括由定模固定板、定模座板、动模固定板、动模座板、推杆垫板、推杆固定板。其注塑主要作用部分是凹模型腔、凸模型芯等变形型腔的凹模。而贯穿其中的零件有弹簧、导套、导柱、垫块、定位圈、快速接头、拉料杆、螺钉、密封圈、平台螺丝、推杆、斜推杆、推杆等零件组合形成。由于模具的各种组成部分不同,这就直接可以让模具加工出不同形状尺寸的塑件。所以说,塑料模具的发展前景是无比巨大的[8、9]。

1.2某汽车侧转向灯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

塑料模具简单来说是一种生产塑料部件的工具。它由几种零部件构成,这个模具组合内有成型模腔。注塑的时候,模具装夹在注塑机口上,胡馨月等人将熔融的液态塑料被注入成型的模腔内,并在模具腔内冷却定型,然后将上下模板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塑料制品从模腔顶出然后离开模具,最后模具再次闭合来进行下一次注塑过程,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不断进行的[10]。

1.3某汽车侧转向灯壳塑件产品分析及其技术条件

汽车侧转向灯壳是汽车车灯的必要零件,也是汽车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STYLEREF1\s2-SEQ图\*ARABIC\s11汽车转向灯壳三维模型图1

图STYLEREF1\s2-2汽车转向灯壳三维模型图2

首先,需要分析汽车侧面外壳塑料部分的结构和形状:外壳塑料部分的结构就是外壳的形状,这有利于塑料部分的形成。均匀的壁厚可以防止由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不规则收缩和变形。油壳注塑制品的结构尺寸分析:零件的结构尺寸合适,有利于设计更合适的形状,保证零件的强度,否则可能无法满足某些加工设备的基本要求。侧灯壳精度分析:选择以前的精度作为精度等级,而不是能够满足外观和表面质量要求。

在本图中,图显示了汽车转向侧灯壳体的塑料部分。通过有关的塑料零件尺寸,利用AutoCAD设计的二维图形。经过以上分析,塑料件可以满足注塑生产的一般要求。选用性能优良、适用范围广的ABS注塑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分析有以下两个方面。

图显示了汽车转向侧灯壳体的塑料部分。通过塑料零件的相关尺寸,使用AutoCAD设计模具和塑件的二维图形。通过分析发现,塑件可以达到注塑的一般生产要求。我将选用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ABS注塑材料,达到设计要求。具体分析有以下两个方面:

1)结构设计分析

汽车的侧灯外壳属于中小型部件,是典型的壳体结构。塑料部件安装在灯具外表面,在设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表面粗糙度、缩水等因素不太明显。因为外观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为了满足使用的需求,需要对空洞的形状进行打磨。

2)塑料成型工艺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数据后得知,由于对塑料没有固定单一的公差要求,本项目采用5级精度。根据模具的整体精度,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简化模具设计的结构的作用。

再通过对塑料件结构的分析,得出平均厚度约为2mm的结论。而且侧壁必须有一定的高度,以避免成型。由于塑料的整体结构相对均匀,没有特殊的窄部,对ABS具有良好的性能。一般来说,它可以在不移除模具斜面的情况下也能脱模成型。

1.4某汽车侧转向灯壳塑件材料的确定和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相对比PC、PP、PVC等多款材料中,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特性。虽然PC改性塑料在汽车车灯中的塑料类材料中占比50%左右。但在车灯中,PC主要应用在前照灯和雾灯及外配光镜[11]。ABS材料比较符合设计本次汽车转向侧灯壳的需求。大部分转向灯灯壳制作均用的是ABS材料,因为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在注塑生产中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12]。

ABS材料优点有:

1、不容易燃烧,安全系数也高。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都不错,硬度高;

2、加工性强,加工起来也很方便,难度低,能和其他材料结合,也可以涂装、着色、进行电镀等;

3、具有良好的光泽性、耐油性、抗冲击性,耐磨性;

4、它的低温冲击性能也比较好,制作尺寸稳定,容易成型;

5、耐腐蚀性好,能耐水、无机盐、碱醇或者是酸碱类的侵蚀,不会有任何影响。

相比于其他材料的成型性能,ABS塑料成形性能好,它的流动性能好,热稳定性好,比热容较低,在料筒中塑化效率高,在模具中凝固也比较快,加工周期短,ABS的吸水率较高,加工前应进行风干处理,一般干燥条件问温度80-85℃[13、14]。

为更好的了解材料的性能,查阅文献与数据,下表为ABS部分性能的参数:

表2SEQ表\*ARABIC\s11ABS材料的性能参数

特性名称

物理特性值

强度性能

性能指定值

密度(g/cm3)

1.03-1.08

抗拉屈服强度/Mpa

50

收缩率(S/%)

0.4-0.6

拉伸弹性强度/Mpa

1.8×103

吸水率(24h/